[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检测酸性pH变化的比色/光谱双模式荧光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59527.2 | 申请日: | 2022-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6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黄超伯;陈龙;张莹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09/60 | 分类号: | C07D209/60;C09K11/0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酸性 ph 变化 比色 光谱 双模 荧光 传感器 制备 应用 | ||
基于分子内电荷转移机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酸性pH变化的高灵敏度比色/光谱双模式荧光探针(H4)及其制备方法。H4荧光探针具有卓越的灵敏度、响应时间短(<10s)、溶血效果低(<0.3%)和光稳定性好(>120min)等特性,且在pH为2.1~7.4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01,Y=22.0409X‑58.3397),pKa为3.2。此外,该探针还可以作为荧光测试片,进一步作为便携式传感器,提高筛选速度,实现对H+的实时检测,在食品新鲜度评价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荧光探针制备及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灵敏度、快速响应、稳定性好、可检测酸性pH变化的高性能荧光探针。
背景技术
pH在细胞、生物、环境和食物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酸性pH值的异常变化会影响生物系统的正常代谢功能,从而引起各种症状。例如胃癌和阿尔茨海默病。在环境方面,酸性异常会导致酸雨、水土流失、作物损失等。此外,在食品安全方面,不正常的pH值也会使食品腐烂。例如,以蛋白质为基础的食物,如牛奶和豆腐,一旦接触酸就会变质。因此,准确跟踪环境和生物系统(如植物和食物)的酸性pH值变化是非常必要。迄今为止,许多监测pH变化的分析和测试方法已被广泛应用,包括等离子体质谱、原子吸收光谱、原子荧光光谱等。但有些技术操作复杂,样品预处理繁杂,耗时长。荧光分析技术由于其准确性、定量定性检测、实时监测和比色可视化等特点,近年来受到研究者的青睐。此外,荧光探针与荧光成像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对环境和生命系统中小分子(如离子、pH、ROS)的定量和定性检测。近年来,各种各样的荧光探针被设计和报道,但其中一些荧光探针的合成和后处理复杂,灵敏度低。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操作简单、比色效果好、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的荧光探针对物质进行实时检测。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小分子荧光探针材料,以4-二苯胺基苯甲醛与苯二甲酰连接的乙烯基桥为探针形成D-π-A结构。该探针可一步法制备完成,且合成及后处理方法简单。为实现对环境和食品中的酸异常的实时、准确检测,本发明还制备了一种便携式、简单的荧光传感器结合试纸,通过比色法即可对质子信号进行即时响应。此外,该荧光探针还表现出荧光和视觉双模型的巨大优势,对水溶液和食物样品(斑马鱼和洋葱组织)的高选择性、光稳定性、相容性以及对酸性pH变化的灵敏监测,这无疑会引起食品和生物相关领域更大的研究兴趣。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现有荧光探针合成和后处理复杂、提纯方法繁琐等问题,同时解决现有H+荧光探针检测过程复杂、检测时易受到其他外界环境干扰、检测不灵敏等问题,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比色效果好、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的H+荧光探针及其光谱性能与应用。本发明的一种检测酸性pH变化的高灵敏度比色/光谱双模式荧光探针的结构式为:
上述用于酸性pH变化的高灵敏度比色/光谱双模式荧光探针(H4)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依次向带有回流装置的反应容器中加入2,3,3-三甲基-3H-苯并[e]吲哚和4-二苯胺基苯甲醛、盐酸和无水乙醇;升温至75-85℃保持回流进行反应,并在反应过程中采用薄层色谱法(展开剂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为1∶1)跟踪反应进程,当硅胶板上出现新的产物点,且两种原料点消失时,停止反应。
二、将反应容器中的反应物浓缩至30mL,冷却至室温,收集沉淀物,然后用无水乙醇进行重结晶,干燥6h后,得到对酸性pH变化具有高灵敏度比色/光谱双模式识别的荧光探针,该探针为红色固体,缩写为H4。
本发明的合成制备过程如下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595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