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时监测78种神经精神类药物的质控品和/或校准品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58679.0 | 申请日: | 2022-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97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林萍;徐一峰;李春波;杨颖华;王华梁;胡晓波;赵敏;余雷;黄颖瑜;吴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心理咨询培训中心);上海百趣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C09K15/06;C09K15/20;G01N30/02;G01N30/04;G01N30/60;G01N30/34;G01N27/6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陆惠中 |
地址: | 20003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时 监测 78 神经 精神 类药物 质控品 校准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时监测78种神经精神类药物的质控品和/或校准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质控品和/或校准品包括78种神经精神类药物、基质、抗氧化剂;所述抗氧化剂为抗坏血酸、丁基羟基甲苯、乙二胺四乙酸的组合;所述抗氧化剂在质控品和/或校准品中的质量含量为0.2‑0.5%;所述78种神经精神类药物包括15种抗癫痫药物、23种抗精神病药物和40种抗抑郁药物。本发明通过添加特定组合的抗氧化剂制备的质控品和/或校准品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有效消除了质谱检测血清样本的神经精神类药物过程中产生的基质效应,显著提高了质谱检测的准确性和室内精密度,为质谱检测精神治疗药物技术的产业化和广泛应用解决了技术瓶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同时检测多种神经精神类药物的检测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同时监测78种神经精神类药物的质控品和/或校准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2017年9月,神经精神药理学与药物精神病协会(AGNP)更新发布的神经精神药理学治疗药物检测共识指南,把神经精神类药物分为以下几类:抗抑郁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抗癫痫药物、情感稳定剂、抗焦虑/催眠药物、抗痴呆药物、治疗药物依赖相关障碍的药物、抗帕金森病药物。
抗抑郁药物(antidepressive drugs)是指一组主要用来治疗以情绪抑郁为突出症状的精神疾病的精神药物。与兴奋药不同之处为只能使抑郁病人的抑郁症状消除,而不能使正常人的情绪提高。根据作用特点可分为三环类(代表药为阿米替林、氯米帕明、多塞平)、四环类(代表药为马普替林)、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代表药为舍曲林、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代表药为瑞波西汀)、5-HT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代表药为文拉法辛、度洛西汀)。
抗精神病药物是指一类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躁狂发作等其它严重精神障碍的药物,主要分为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和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主要是通过阻断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通路中的多巴胺受体的作用,代表药有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特点是与多种神经受体有亲和力,代表药为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氯氮平、氨磺必利。
癫痫(epilepsy)即俗称的“羊角风”或“羊癫风”,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癫痫的治疗,选择合适的抗癫痫药物是关键,现介绍临床常用的一些抗癫痫药物种类。抗癫痫药物选择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旦用药,不可漏服,在行减药,避免难治性癫痫发生。根据作用机制进行分类包括巴比妥类、乙内酰脲类、双链脂肪酸类、琥珀酰亚胺类、苯二氮卓类、二苯并氮卓类、磺胺类、以及新型抗癫痫药物。巴比妥类代表药为苯巴比妥,乙内酰脲类代表药为苯妥英钠,双链脂肪酸类代表药为丙戊酸钠、丙戊酸镁,苯二氮卓类代表药为氯硝西泮,二苯并氮卓类代表药为卡马西平、奥卡西平,磺胺类代表药为唑尼沙胺,新型抗癫痫药物代表药为奥卡西平、拉莫三嗪、托吡酯、左乙拉西坦。抗癫痫药物有的可作为情绪稳定剂又称做心境稳定剂、情感稳定剂,抗躁狂的药物和抗癫痫的药物和部分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都具有情感稳定的作用,对躁狂发作和双相障碍也有一定疗效。临床上常用的情感稳定剂主要包括丙戊酸、卡马西平、拉莫三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心理咨询培训中心);上海百趣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心理咨询培训中心);上海百趣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586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