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熔胶棒生产用溶胶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58664.4 | 申请日: | 2022-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5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建东 |
主分类号: | B29B7/06 | 分类号: | B29B7/06;B29B7/22;B29B7/82;B01D29/03;B01D29/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511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崇福镇经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熔胶棒 生产 溶胶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熔胶棒生产用溶胶设备,包括混合筒,混合筒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料腔,排料腔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排料口,排料腔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焊接环,且焊接环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架,支撑架呈环形阵列设置在焊接环表面上,混合筒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散热管,混合筒表面上安装有密封盖,密封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密封盖表面上开设有多个进料槽,且进料槽内部卡设有活动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旋转盘开始转动,能够使固定杆跟随环形槽开始运动,能够使活动轴开始上下摆动,能够搅动内部的原料,相比与叶轮搅拌,受到的阻碍更小,能够进一步加强原料的熔融混合效率,避免出现加热不均匀的情况出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熔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热熔胶棒生产用溶胶设备。
背景技术
热熔胶是一种可塑性的粘合剂,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其物理状态随温度改变而改变,而化学特性不变,其无毒无味,属环保型化学产品。因其产品本身系固体,便于包装、运输、存储、无溶剂、无污染、无毒型;以及生产工艺简单,高附加值,黏合强度大、速度快等优点而备受青睐。
但是现有的搅拌装置搅拌混合效率较低,传统的反应釜通过搅拌轴混合及搅拌,搅拌桨为叶片式结构,使热熔胶混合及搅拌;目前,通过叶片式结构搅拌时,热熔胶熔料的混合速度及效果均不够理想,使热熔胶的生产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后续加工效率以及质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热熔胶棒生产用溶胶设备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熔胶棒生产用溶胶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熔胶棒生产用溶胶设备,包括混合筒,所述混合筒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料腔,所述排料腔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排料口,所述排料腔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焊接环,且焊接环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呈环形阵列设置在焊接环表面上,所述混合筒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散热管,所述混合筒表面上安装有密封盖;
所述密封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密封盖表面上开设有多个进料槽,且进料槽内部卡设有活动盖,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筛分斗,所述传动轴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杆,且支撑杆顶部与密封盖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盖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流板,所述密封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对固定把手,在需要对较高热熔胶原料时,能够将原料通过进料口倒入混合筒内部,原料能够在导流板的作用下进入混合筒,且随着驱动电机的作用,能够带动传动轴出现运动,同时加热板能够开始运动,能够对原料进行融化混合。
优选的,所述固定盘内部开设有活动槽,且活动槽内部转动设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固定连接在传动轴表面上,所述传动轴贯穿固定盘,所述旋转盘表面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呈椭圆状,所述固定盘内部固定连接有一对固定管套,所述固定管套呈对称设置,所述固定管套内部固定活动设有活动轴;
所述活动轴表面上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环,所述活动轴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管套表面上开设有直槽,所述固定杆贯穿直槽,通过旋转盘开始转动,能够使固定杆跟随环形槽开始运动,能够使活动轴开始上下摆动,能够搅动内部的原料,相比与叶轮搅拌,受到的阻碍更小,能够进一步加强原料的熔融混合效率,避免出现加热不均匀的情况出现。
优选的,所述活动轴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异形板,所述异形板截面呈“D”形,所述异形板呈环形阵列设置在活动轴表面上,所述异形板表面上开设有多个分离槽;
所述异形板间固定连接有弧形杆,且弧形杆为金属材质,所述异形板上固定连接有复位轴,且辅助轴一端固定连接在活动轴表面上,通过原料缓缓融化,活动轴上下摆动能够使异形板收集一部分的原料在惯性的作用移动,且原料在熔融后能够从分离槽处排出,能够对尚未完全熔融的原料进行收纳,能够使其在加热板附近来回移动,能够进一步加快设备的加工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建东,未经陈建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586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