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轮式自循环稀土永磁动力驱动机及发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58581.5 | 申请日: | 2022-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84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高道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永磁动能电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74 | 分类号: | H02K1/274;H02K1/18;H02K7/10;H02K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3000 贵州省六盘水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轮 循环 稀土 永磁 动力 驱动 发电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轮式自循环稀土永磁发电系统装置,包括发电机本体、转轴、转子以及定子;所述转轴通过转子的圆心穿透固定,且转轴的一端与发电机本体连接,转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座进行固定;所述转子的铁芯外侧沿轴向方向均布有若干转子瓦型磁铁,且相邻转子瓦型磁铁之间设有铁芯磁铁卡销;所述转子的外侧设有定子,且转子和定子两者之间具有气隙;所述定子的定子铁芯柱齿之中设有定子瓦型磁铁;所述转子瓦型磁铁和定子瓦型磁铁的内圈和外圈均分别为不同的磁极,且转子瓦型磁铁的外圈磁极与定子瓦型磁铁的内圈磁极相同。本发明利用磁铁间“同极相斥”的原理产生转动机械能为发电机提供动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效绿色发电领域,尤其一种转轮式自循环稀土永磁动力驱动机及包含有该种动力驱动机的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公认的发电流程是由动力部分和发电部分组成,其中的动力部分大多使用化石燃料、水利、光伏能、风能等为发电机提供动力能源,该方式导致动力部分大量消耗化石燃料以及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污染环境,加剧温室效应,只有极少部分发电机使用譬如风能、潮汐能、水能、太阳能等天然无污染的能源为其提供能源,但其“靠天吃饭”的性质改不了,加之发电容量无法提高、工程耗费财力物力巨大、农田土地、移民诸多生态环境遭破坏等不利因素导致新能源发电技术的更是更新换代变得日益突出。
现有的转轮式自循环稀土永磁动力驱动机,其存在转子转动效率低的问题,进而影响到发电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转轮式自循环稀土永磁动力驱动机,转子转动效率较高。
本发明要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包含有上述转轮式自循环稀土永磁动力驱动机的发电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转轮式自循环稀土永磁动力驱动机,包括发电机本体、转轴、转子以及定子;所述转轴通过转子的圆心穿透固定;所述转子的铁芯外侧沿轴向方向均布有若干转子瓦型磁铁,且相邻转子瓦型磁铁之间设有铁芯磁铁卡销;所述转子的外侧设有定子,且转子和定子两者之间具有气隙;所述定子的定子铁芯柱齿之中设有定子瓦型磁铁;所述转子瓦型磁铁和定子瓦型磁铁的内圈和外圈均分别为不同的磁极,且转子瓦型磁铁的外圈磁极与定子瓦型磁铁的内圈磁极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转子瓦型磁铁和定子瓦型磁铁的磁感线均与通过该点的半径线成一定角度a。
进一步的,所述转子瓦型磁铁和定子瓦型磁铁的厚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转子瓦型磁铁和定子瓦型磁铁的厚度不相同。
一种发电系统,包含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转轮式自循环稀土永磁动力驱动机;还包括变速箱和发电机;所述变速箱分别与转轮式自循环稀土永磁动力驱动机的转轴以及发电机转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利用磁铁间“同极相斥”的原理产生转动机械能为发电机提供动能,具体表现为:转子瓦型磁铁在定子均布的瓦形磁铁内圆内形成复合、咬合状,其中定子磁铁固定不转动,其充当定子,转子通过转轴、变速箱与发电机转轴连接带动发电机转动,然后通过定子、转子之间的循环排斥力为发电机提供转动机械能;定子、转子之间的循环排斥力通过其特殊的充磁方式实现,具体表现为:定子及转子的整个内圆面和整个外圆面为不同的磁极,若转子磁铁外圆面为N极,则定子磁铁内圆面也应为N极;若转子磁铁外圆面为S极,则定子磁铁的内圆面也应为S极;此时,转子磁铁的外圆面与定子磁铁的内圆面为同一个磁极,并且以角度a形成咬合形成磁钢体,由于“同极相斥”的原理,转子磁铁外圆面及定子磁铁内圆面上每一点都将受到彼此施加的排斥力,从而定子、转子形成磁铁之间的循环排斥力为发电机提供稳定连续的转动机械能。
本发明中转子瓦型磁铁和定子瓦型磁铁的设计,相比较传统一体式单一的磁铁设计,转子转动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永磁动能电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永磁动能电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585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