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滑桩接桩部位与桩间板施工的衔接装置及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57126.3 | 申请日: | 2022-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7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 发明(设计)人: | 余国庆;杨开强;姜明星;黄彦杰;仇发玉;谢世博;王传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E02D5/52;E02D15/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宋小光 |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抗滑桩接桩 部位 桩间板 施工 衔接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滑桩接桩部位与桩间板施工的衔接装置及施工方法,该衔接装置包括:平面模板;与所述平面模板的一侧连接的弧形模板,所述弧形模板的弧度与抗滑桩的弧度相适配;设于所述平面模板和所述弧形模板背面边缘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对接孔。本发明的衔接装置用于连接接桩部位模板以及桩间板模板,能够让接桩部位与桩间板同步施工,实现一体化施工的效果,简化工序的同时,加强支护整体可靠性与抗滑效果,减少施工成本,接桩部位与桩间板一体浇筑成型,连接强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抗滑桩接桩部位与桩间板施工的衔接装置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场地复杂,场内高差较大的工程中,支护结构是最为常见的地基工程之一,其中抗滑桩加桩间板的组合结构也是常用支护型式。对于场地高差较大的工程,部分场地位置需要进行抗滑桩施工作为支护,支护内侧回填后方可保证地基的稳定性,再进行建筑单体的施工。对于高填方位置施工抗滑桩后还需进行接桩以及桩间挡板的施工,加高地基最后进行回填土做结构。但在传统的抗滑桩接桩回填施工中,常见的做法是先进行接桩施工,再进行桩间板施工,此种做法存在施工繁琐及接桩部位与桩间板连接强度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抗滑桩接桩部位与桩间板施工的衔接装置及施工方法,解决现有的分步骤施工方法存在施工繁琐及连接强度不足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滑桩接桩部位与桩间板施工的衔接装置,包括:
平面模板;
与所述平面模板的一侧连接的弧形模板,所述弧形模板的弧度与抗滑桩的弧度相适配;以及
设于所述平面模板和所述弧形模板背面边缘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对接孔。
本发明的衔接装置用于连接接桩部位模板以及桩间板模板,能够让接桩部位与桩间板同步施工,实现一体化施工的效果,简化工序的同时,加强支护整体可靠性与抗滑效果,减少施工成本,接桩部位与桩间板一体浇筑成型,连接强度高。
本发明抗滑桩接桩部位与桩间板施工的衔接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平面模板和所述弧形模板的背面固设有多个横向背楞。
本发明抗滑桩接桩部位与桩间板施工的衔接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平面模板和所述弧形模板的背面还固设有多个竖向背楞,所述竖向背楞顶撑在连接板和对应的横向背楞之间以及相邻的两个横向背楞之间。
本发明抗滑桩接桩部位与桩间板施工的衔接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板和对应的所述平面模板和所述弧形模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劲板。
本发明抗滑桩接桩部位与桩间板施工的衔接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板与对应的平面模板和弧形模板相垂直设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衔接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绑扎抗滑桩接桩部位的钢筋笼及桩间板的钢筋,并让对应的桩间板的钢筋贯穿接桩部位的钢筋笼;
提供衔接装置,将所述衔接装置吊设在接桩部位与桩间板的连接处;
提供接桩模板,并将接桩模板与衔接装置的弧形模板连接,通过接桩模板和弧形模板围合形成浇筑接桩部位的接桩空间;
提供桩间板模板,将桩间板模板立设在桩间板的钢筋的外侧,并将桩间板模板与对应的平面模板连接,桩间板模板之间形成浇筑桩间板的空间,且浇筑桩间板的空间与接桩空间相连通;以及
向浇筑桩间板的空间及接桩空间内浇筑混凝土形成一体的接桩部位及桩间板。
本发明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
将桩间板的钢筋与接桩部位的钢筋笼对应的钢筋连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571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