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轧辊磨削用防尘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49363.5 | 申请日: | 202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324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邵黎军;李武;刘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国昌轧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37 | 分类号: | B24B5/37;B24B55/06;B24B55/12;B24B55/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天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蒋何栋 |
地址: | 21425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辊 磨削 防尘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轧辊磨削用防尘系统,属于轧辊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板和轧辊磨床,还包括碎屑导向装置、碎屑吸附组件和碎屑回收组件,轧辊磨床设置在底座板上,碎屑导向装置设置在底座板上且位于轧辊磨床的上方,碎屑吸附组件设置在底座板上且位于轧辊磨床的一侧,碎屑回收组件设置在底座板上且位于碎屑吸附组件远离轧辊磨床的一侧,碎屑导向装置包括驱动位移组件、固定组件和风力导向组件,驱动位移组件设置在底座板上,固定组件设置在驱动位移组件顶部的底端,风力导向组件设置在固定组件的底部;本发明通过碎屑导向装置解决了轧辊打磨时产生的金属碎屑和金属粉尘四处飞散不好清理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轧辊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轧辊磨削用防尘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轧辊是轧机上使金属产生连续塑性变形的主要工作部件和工具。轧辊主要由辊身、辊颈和轴头部分组成。辊身是实际参与轧制金属的轧辊中间部分。它具有光滑的圆柱形或带轧槽的表面。辊颈安装在轴承中,并通过轴承座和压下装置把轧制力传给机架。传动端轴头通过连接轴与齿轮座相连,将电动机的转动力矩传递给轧辊。轧辊在轧机机架中可呈二辊、三辊、四辊或多辊形式排列。
轧辊常用的修复方法有:辊身表面和辊颈的堆焊;轧辊表面缺陷的车削和磨削;辊身和辊颈的镶套(红装或粘接法);断裂辊颈的熔接或铝热焊接;机械修补法。而轧辊磨床可以实现对轧辊表面的磨削修复。而在使用轧辊磨床对轧辊的打磨加工过程中,轧辊表面经过打磨会产生大量的金属粉尘,且金属粉尘会四处飞散,清理难度较大,若不对轧辊磨床的加工过程进行防尘处理,金属粉尘进入装置内部可能会导致装置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轧辊磨削用防尘系统及其工作方法,以解决在对轧辊打磨时产生的金属碎屑和金属粉尘四处飞散不好清理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轧辊磨削用防尘系统,包括底座板和轧辊磨床,还包括碎屑导向装置、碎屑吸附组件和碎屑回收组件,所述轧辊磨床设置在底座板上,所述碎屑导向装置设置在底座板上且位于轧辊磨床的上方,所述碎屑吸附组件设置在底座板上且位于轧辊磨床的一侧,所述碎屑回收组件设置在底座板上且位于碎屑吸附组件远离轧辊磨床的一侧,所述碎屑导向装置包括驱动位移组件、固定组件和风力导向组件,所述驱动位移组件设置在底座板上,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驱动位移组件顶部的底端,所述风力导向组件设置在固定组件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驱动位移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架、驱动丝杆、限位杆、驱动块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安装架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架分别对称设置在底座板顶部的两侧,所述驱动丝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安装架顶部的侧端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杆设置在驱动丝杆的一侧且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安装架顶部的侧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一个第一安装架的侧端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驱动丝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块设置在驱动丝杆和限位杆上且驱动块与驱动丝杆和限位杆滑移配合。
进一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固定杆和固定块,所述固定板设置在驱动块的底部,所述固定杆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固定杆对称设置在固定板底部一侧的两端,所述固定块设置在固定板底部远离固定杆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国昌轧辊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国昌轧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93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