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程序性能测试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49288.2 | 申请日: | 2022-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80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薛贝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4 | 分类号: | G06F11/34;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杨娟娟;王维宁 |
地址: | 10081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程序 性能 测试 方法 装置 | ||
本说明书涉及数字孪生技术领域,具体地公开了一种应用程序性能测试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目标应用程序的功能测试环境中嵌入的测试数据传感器发送的真实测试数据;基于真实测试数据构建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数字孪生模拟系统;利用模拟传入数据对数字孪生模拟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得到各模块的模拟性能测试数据;基于目标应用程序的至少一种运行场景中各运行场景的实现逻辑,确定实现各运行场景所需调用的模块以及调用关系;根据各模块的模拟性能测试数据、实现各运行场景所需调用的模块以及调用关系,计算各运行场景的性能指标;依据各运行场景的性能指标,生成目标应用程序的性能测试报告。上述方案可以提高测试效率,节约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数字孪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程序性能测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手机银行APP性能测试是在手机APP开发、功能测试完成之后,在手机上对APP运行时的内存、CPU、流量、电量、启动速度、响应速度等指标进行测试。当测出问题时,需要逐个分析哪个模块影响了性能,从而进行优化与修改,这样比较被动且滞后。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性能测试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应用程序性能测试效率低且定位不准确的问题。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性能测试方法,包括:接收目标应用程序的功能测试环境中嵌入的测试数据传感器发送的真实测试数据;所述测试数据包括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多个模块中各模块的真实性能测试数据;基于所述真实测试数据,构建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数字孪生模拟系统;利用模拟传入数据对所述数字孪生模拟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得到所述模拟传入数据下所述各模块的模拟性能测试数据;基于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至少一种运行场景中各运行场景的实现逻辑,确定实现所述各运行场景所需调用的模块以及调用关系;根据所述各模块的模拟性能测试数据、实现所述各运行场景所需调用的模块以及调用关系,计算所述各运行场景的性能指标;依据所述各运行场景的性能指标,生成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性能测试报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各模块的模拟性能测试数据包括所述各模块运行时占用内存;相应的,根据所述各模块的模拟性能测试数据、实现所述各运行场景所需调用的模块以及调用关系,计算所述各运行场景的性能指标,包括:在实现指定运行场景所需调用的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为串行的情况下,将实现所述指定运行场景所需调用的模块的运行时占用内存之和确定为所述指定运行场景的占用内存;在实现指定运行场景所需调用的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为并行的情况下,将实现所述指定运行场景所需调用的模块的运行时占用内存中的最大值确定为所述指定运行场景的占用内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各模块的模拟性能测试数据包括所述各模块运行时响应时间;相应的,根据所述各模块的模拟性能测试数据、实现所述各运行场景所需调用的模块以及调用关系,计算所述各运行场景的性能指标,包括:在实现指定运行场景所需调用的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为串行的情况下,将实现所述指定运行场景所需调用的模块的运行时响应时间之和确定为所述指定运行场景的响应时间;在实现指定运行场景所需调用的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为并行的情况下,将实现所述指定运行场景所需调用的模块的运行时响应时间中的最大值确定为所述指定运行场景的响应时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各模块的模拟性能测试数据包括所述各模块运行时占用进程数;相应的,根据所述各模块的模拟性能测试数据、实现所述各运行场景所需调用的模块以及调用关系,计算所述各运行场景的性能指标,包括:在实现指定运行场景所需调用的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为串行的情况下,将实现所述指定运行场景所需调用的模块的运行时占用进程数之和确定为所述指定运行场景的占用进程数;在实现指定运行场景所需调用的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为并行的情况下,将实现所述指定运行场景所需调用的模块的运行时占用进程数中的最大值确定为所述指定运行场景的占用进程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92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