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匀供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49104.2 | 申请日: | 2022-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10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何强;万年;李立郑;李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39/012 | 分类号: | A01K39/012;A01K39/014;G05B19/05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2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供料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匀供料装置,包括匀料器主体、料斗、高度检测器、食槽和PLC控制器,所述匀料器主体的上面板开设有与料斗对应的接料口,接料口的内外两侧安装有内挡板和外挡板,所述匀料器主体的上面板左右两端安装有用于控制下料量和匀料高度的匀料组件,包括摆动刮板、悬挂耳、弹簧和调节螺栓,所述悬挂耳通过调节螺栓安装在匀料器主体的上面板上,弹簧设置在匀料器主体的上面板和悬挂耳之间,所述悬挂耳上的轴中间位置对应上面板开设的限位通槽设置,所述摆动刮板与悬挂耳通过轴进行相应的旋转。本发明能够适应不同类型和尺寸的食槽,还具备成型高度可调节、可实现自动喂料、匀料且运动稳定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禽养殖喂食技术,特别是一种自动匀供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养殖场的类型和规模也越来越大,工作量也随之增大,自动化设备投入使用大大的减少了人工的劳动强度。目前的养殖设备主要采用能够在食槽上移动的喂料斗进行喂料,在喂料斗移动的过程中会将饲料均匀地洒在喂料槽内。单个笼体内的家禽数量是基本一样的,但养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个别家禽死亡的情况,部分区域家禽数量减少会导致食槽里的饲料剩余较多,而经过固定的时间后喂料斗再次经过该区域时还会继续投料,导致该区域的饲料堆积严重,增大饲料发生变质的可能性,难以保证家禽的养殖质量。
传统匀料装置所采用地尺寸、角度均为固定式,只适用于尺寸一定的食槽;匀料高度无法调节,只能成型一定高度的饲料层,且在料斗的压力下易受压粘结;两侧板与食槽内壁之间的摩擦较为严重,稳定性较差,降低了匀料效果且对食槽的危害较大。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适应不同类型和尺寸食槽、成型高度可调节、可实现自动喂料、匀料且运动稳定的自动匀供料装置。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自动匀供料装置,包括匀料器主体、料斗、高度检测器、食槽和PLC控制器,所述匀料器主体的上面板开设有与料斗对应的接料口,接料口的内外两侧安装有内挡板和外挡板,所述匀料器主体的上面板左右两端安装有用于控制下料量和匀料高度的匀料组件,所述匀料组件沿着匀料器主体的接料口左右对称设置,包括摆动刮板、悬挂耳、弹簧和调节螺栓,所述悬挂耳通过调节螺栓安装在匀料器主体的上面板上,弹簧设置在匀料器主体的上面板和悬挂耳之间,所述悬挂耳上的轴中间位置对应上面板开设的限位通槽设置,所述摆动刮板与悬挂耳通过轴进行相应的旋转,旋转角度为30°~ 90°。
所述高度检测器按一定的距离均匀安装在食槽的内壁上,且均与所述PLC控制器连接。
所述匀料器主体上面板的内部平行设置有带齿条的外U型窄板和内U型窄版,外U型窄板和内U型窄版通过宽度调节装置连接。
所述宽度调节装置为半螺纹螺栓与齿轮内孔同轴配合的一种结构,齿轮水平设置于匀料器主体上面板的内部,半螺纹螺栓穿过匀料器主体上面板设置的通孔与齿轮连接。
所述匀料器主体的上面板上对称设置了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所述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相对平行,且均垂直于匀料器主体上面板;所述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上均开设有多组限位孔,通过螺栓与料斗固定连接。
所述匀料器主体内部对称设置有两侧板,两侧板与上面板的内侧安装有旋转固定装置,通过转动螺栓活动连接,可调节角度为45°~ 60°。
所述两侧板的内侧设置有可拆卸式滚轮,采用非金属无毒材质制备而成,滚轮垂直于侧板安装,可调节高度为3cm-5cm;所述两侧板的左、右侧还设置有可拆卸式侧刮板。
所述侧刮板采用非金属无毒材质制备而成,是能够将食槽内壁上任意处饲料刮入匀料器主体内部的弯曲结构。
所述匀料器主体的上面板上对称设置有微型减速机,所述微型减速机与所述PLC控制器连接。
所述匀料器主体接料口内侧设置有左下料挡板和右下料挡板,与固定的旋转底座通过转动臂活动连接,所述旋转底座与PLC控制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91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4G防水天线
- 下一篇:柔性导电聚氨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