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子围栏的停车主动解锁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49076.4 | 申请日: | 2022-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792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何金金;唐泽坤;王晓晨;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12 | 分类号: | H04L67/12;H04L67/125;H04L67/52;H04W4/021;H04W4/029;G07C9/00;G06F18/23213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晓兵 |
地址: | 4000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子 围栏 停车 主动 解锁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子围栏的停车主动解锁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云平台规划当前车辆的电子围栏,用户将电子围栏的信息保存到车机本地;车端获取当前车辆的启动状态并判断车机本地是否存有电子围栏信息;如果当前车辆处于启动状态且车机本地存在电子围栏信息,则进行GPS实时定位并同时获取车辆档位状态,触发电子围栏,直至车端判定当前车辆已驶入电子围栏的范围且车辆档位切换至停车档,车门自动解锁;反之结束触发电子围栏。本发明可以根据用户实际情况,做到千人千面,将更好的体验带给用户,同时保证驾乘人员的安全,且在会阻碍交通的路段发挥巨大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智能驾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子围栏的停车主动解锁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普及,汽车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人们每天依赖汽车作为代步工具,主要穿梭往返于住家与办公室地点之间。然而,城市内停车配套设施发展速度却远跟不上汽车的普及程度。停车位的稀缺和高价,导致了很多车主在自己的住所或者办公地点无法拥有自己的固定车位。他们只能寻找一些不固定车位停放,比如路政规划的停车位,马路边,挤占部分人行道。虽然无固定车位的车主的停车存在随机性和偶然性,但大致来讲,范围还是相对固定的,因为车主一定会就近停车。
因此,一般情况下,车主会选择将车停靠在住址或者办公地址的附近。有时候,车上会有乘客,如家庭成员或同事,一般来讲,车主会先将乘客载到门口。此时,驾驶员需要挂停车档并解锁所有车门,让乘客下车。而有时,驾驶员会忘记解锁,乘客则无法自行开门,及时下车,需要告知驾驶员解锁,或者乘客需要连拉两次门锁才可解开。乘客下车后,驾驶员再自行去寻找车位。到高频停车点附近时,乘客的下车流程不够顺畅,需要驾驶员有意识的提前解锁,给司乘均造成困扰。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电子围栏的停车主动解锁方法和系统,避免乘客下车前司机解锁不及时给司乘双方带来困扰的问题,取得减少驾驶员到高频停车点附近时主动去触发解锁车门的次数进而提高司乘双方的用车体验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电子围栏的停车主动解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云平台规划当前车辆的电子围栏,用户将电子围栏的信息保存到车机本地;
车端获取当前车辆的启动状态并判断车机本地是否存有电子围栏信息;
如果当前车辆处于启动状态且车机本地存在电子围栏信息,则进行GPS实时定位并同时获取车辆档位状态,触发电子围栏,直至车端判定当前车辆已驶入电子围栏的范围且车辆档位切换至停车档,车门自动解锁;反之结束触发电子围栏。
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电子围栏为当前车辆的高频停车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围栏为以高频停车点的中心坐标为圆心、指定距离为半径的圆形区域。
进一步地,云平台基于当前车辆的行程数据和GPS坐标数据获得停车点的GPS坐标,并进行标定,筛选出高频停车点点位富集的区域范围;基于所述高频停车点获得高频停车点的中心坐标,所述中心坐标到所述区域范围内的各个高频停车点的距离为最近。
进一步地,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确定所述中心坐标。
可选择地,云平台确定高频停车点的中心坐标后,默认电子围栏的半径为100m,将电子围栏的信息发送至车机本地。
进一步地,云平台每月对电子围栏进行重新标定,基于上月数据划定的最新电子围栏范围更新至车机本地,并覆盖之前的电子围栏数据。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基于电子围栏的停车主动解锁系统,包括:
云平台,用于根据车辆的行程数据和GPS坐标数据规划车辆的电子围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90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