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源计量数据的碳排放量在线分析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48574.7 | 申请日: | 2022-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98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 发明(设计)人: | 吴孟辉;陈为晶;方仁桂;杨爱军;邱如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福建省眼镜质量检验站) |
| 主分类号: | G06F17/15 | 分类号: | G06F17/15;G06Q50/26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 地址: | 350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计量 数据 排放量 在线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计量数据的碳排放量在线分析方法,通过建立排放单位多源数据排放数学模型,开展同类排放源相关监测点、不同排放数据源类型间数据合理性验证,并建立数据合理判断数学模型。根据参与碳排放计量的目标的性质维度进行分类聚合,包括相同类型排放源间监测点数据关系以及不同类型排放源间的数据关系。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多源计量数据的碳排放量在线分析方法,通过监测点数据关系结合概率方法学对不同数据源进行验证、对异常数据、断线数据进行拟合计算并修正,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对计量数据模型进行补充完善,使得在一定时间内,监测系统的数据真实反映企业碳排放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中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多源计量数据的碳排放量在线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要按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排放单位需要及时、准确的掌握自身碳排放量,并有效开展节能降碳工作。在二氧化碳的排放方面,工业企业占了较大比重。这些企业例如电力方面的工厂(火电厂等),建材方面的工厂(水泥厂等),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排放二氧化碳。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企业需要进行产业及产品升级,开展节能技术改造,使用清洁能源等等,以有效降低工业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但是,目前工业企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主要是通过核算法(周期一般为一年),且部分工业企业建设了碳排放信息化系统,但对自身排放源的监测是否完整,数据采集过程中出现更换二次仪表、二次仪表出现故障、部分排放源数据通信线路由于信号干扰等出现异常数据或数据断线,或生产结构调整导致碳排放量的在线分析数据出现异常,影响工业企业开展节能降碳预测预警、数据核算等工作。而现有技术缺少解决这种现象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多源计量数据的碳排放量在线分析方法,通过建立排放单位多源数据排放数学模型,通过计量点数据关系结合概率方法学对异常数据、断线数据进行拟合计算并修正。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多源计量数据的碳排放量在线分析方法,用于分析至少一个排放单位的碳排放量,每一排放单位包括多类排放源,每一类排放源包括一个及以上监测点,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根据排放单位的排放源历史数据学习并建立数学模型,所述数学模型包括排放单位排放量计算模型、不同类型排放源历史数据关系模型、相同排放源类型不同监测点计算模型以及相同排放源类型不同监测点间活动水平数学关系模型;
步骤20、输入测量各数据源计量设备的计量性能,所述计量性能包括计量设备测量标准偏差σ;
步骤30、根据所述不同类型排放源历史数据关系模型,以已有排放源数据作为自变量,以需要预测或验证的排放源为因变量,得到预测值或验证值;根据所述相同排放源类型不同监测点间活动水平数学关系模型,以确定已获取的计量监测点排放量为自变量,以需要预测或验证的监测点排放数据作为因变量,得到预测值或验证值;
数据验证过程:根据设定的数据验证时效、验证频率进行数据拟合验证;根据已获取数据的排放源数据及计量设备的准确度确定自变量,然后根据所述不同类型排放源历史数据关系模型或相同排放源类型不同监测点间活动水平数学关系模型计算得到因变量的验证值,当验证值在偏差阈值范围内,则判定验证值与实际测量值吻合,若超过偏差阈值的,则反馈生成预警信息;
数据预测过程:当产生断线数据或异常数据时,若为排放源级别的数据,则根据所述不同类型排放源历史数据关系模型和已有排放源数据计算得到预测值,若为监测点级别的数据,则根据相同排放源类型不同监测点间活动水平数学关系模型和已有监测点数据计算得到预测值,并根据模型给出预测值的不确定度;
步骤40、对数据验证过程记录的预警信息进行分析,若为数据采集或传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则根据修正模型进行数据拟合后修正,并标注数据拟合中的偏差不确定度,若为生产状况变化的,则需要根据实际生产状况调整情况进行分析确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福建省眼镜质量检验站),未经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福建省眼镜质量检验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85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