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口绝缘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步骤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48486.7 | 申请日: | 2022-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97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 发明(设计)人: | 万川;杨辉;郑惠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凯普昇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31/00;G01R1/02;G01R1/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广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11 | 代理人: | 陈隆祥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湖街道松元***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充电 绝缘 测试 装置 步骤 | ||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充电口测试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口绝缘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步骤,包括测试组件,测试组件的下端螺纹连接有支撑组件,测试组件的一侧插接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的另一端插接有抗干扰组件,测试组件的上端滑动卡接有密封组件,通过测试组件,便于对支撑组件和连接组件以及抗干扰组件进行收纳,在进行使用时,通过支撑组件,便于进行放置和接地线,并通过连接组件,适应不同类型的电动汽车充电口进行连接,通过抗干扰组件,在进行连接时,避免外部电磁干扰,提高测试精确性,且通过密封组件,在进行使用时,方便对绝缘测试器进行操作,并在不使用时,提高密封性能,避免绝缘测试器损坏,延长使用寿命,方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绝缘测试装置,具体为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口绝缘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步骤,属于电动汽车充电口测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在电动汽车的使用时,当需要对车载电源进行充电时,需要将外部的充电器与充电口相连接,在电动汽车的使用时,需要时常拔插充电器,容易产生对充电口的磨损,当磨损严重时,会影响充电口的绝缘性能,不仅影响电动汽车的使用寿命,也会存在一定的漏电风险,进而在长时间使用后,需要对充电口进行绝缘测试,来检查充电口的绝缘性能,现在进行绝缘测试时,将测试装置与充电口相连接,如公开号为:CN215678622U,一种电动汽车现场充电接口绝缘性测试装置,包括充电机、充电接头、采集环体和漏电采集器,充电机通过线缆与充电接头连接,采集环体包括从而到外依次为内导体环、绝缘环和外导体环;通过充电接头的外侧设置采集环体,当充电接头插入至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时,采集环体的内导体环与充电接口的绝缘部分接触,采集环体的外导体与电动汽车的车体接触,在干燥或者潮湿的环境下启动充电机,即可通过漏电采集器采集充电接口的绝缘部分和汽车车体上的电信号,从而判断充电接口是否漏电,从而判断汽车的充电接口的绝缘性,排除安全隐患,在进行使用时,通过漏电采集器对充电口进行绝缘测试。
现在的一些也会采用绝缘测试器,将绝缘测试器与充电口进行连接,但在进行使用时,一些绝缘测试器为了提高在使用时的安全性,需要连接地线,布线较为麻烦,不方便操作,且针对一些车型,存在不便于进行连接,不方便对绝缘测试器进行放置的问题,并在进行测试时,当外部电磁干扰时,容易导致测试产生误差,且在不进行使用时,存在不便于进行携带,便携性较差的问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具备方便进行携带,便于针对不同车型的充电口进行测试,并方便进行放置,以及在不使用时,便于对绝缘测试器进行保护,提高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口绝缘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步骤,具备方便进行携带,便于针对不同车型的充电口进行测试,便于进行放置,以及在不使用时,便于对绝缘测试器进行保护,提高使用寿命的优点。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口绝缘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步骤,包括测试组件,所述测试组件的下端螺纹连接有支撑组件,且所述测试组件的一侧插接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另一端插接有抗干扰组件,且所述测试组件的上端滑动卡接有密封组件,所述支撑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和所述抗干扰组件在收纳后,能放置在所述测试组件的内部,并密封在所述测试组件的内部,在进行使用时,通过所述测试组件,便于对本发明进行携带,并在进行测试时,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便于所述测试组件与车辆的充电口进行连接,并通过所述支撑组件,便于进行放置,以及通过所述抗干扰组件,避免在测试时,外部电磁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在不使用时,通过对所述支撑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和所述抗干扰组件进行收纳,便于进行携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凯普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凯普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84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VBIOS中优化图片压缩处理的方法
- 下一篇:隧道施工中TBM脱困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