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媒分配装置、换热器及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48007.1 | 申请日: | 2022-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40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国德防;王飞;张心怡;丁爽;许文明;李阳;蒋骏;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尔(深圳)研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1/42 | 分类号: | F25B41/42;F25B41/20;F25B39/00;F25B13/00;F24F13/30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家标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324 | 代理人: | 张文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沙河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媒 分配 装置 换热器 空调器 | ||
本申请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冷媒分配装置包括管体,活动部件和驱动部件,其中,管体,开设有冷媒进出口,内部为冷媒分配空间,侧壁沿管体长度方向开设有2n+1个支路管口,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所述支路管口用于连接换热支路;活动部件,滑动设置于所述冷媒分配空间,所述活动部件包括n个U形管,所述活动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第n个所述U形管的两个管口连接所述管体的第2n个和第2n+1个支路管口;所述活动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U形管的管口避让支路管口,以使所述2n+1个支路管口为并联连接状态;驱动部件,设置于所述管体内,用于驱动所述活动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本申请还公开一种换热器和一种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冷媒分配装置、换热器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具有制冷制热的空调器,需要通过切换冷媒流动的方向切换制冷制热功能。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对于在制冷模式下起到冷凝器作用的室外换热器来说,在制热模式下要起到蒸发器的作用。室外换热器在作为冷凝器使用时,多个换热支路为串联连接状态,以提高冷媒的过冷度。而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时,多个换热支路仍为串联连接的状态,液态冷媒在换热器中分布不均匀,不利于液态冷媒在室外换热器中均匀充分地蒸发,空调器的制热效率会受到影响。
相关技术中,考虑将换热器的换热支路设置为串联并联可切换的形式,使换热器在作为蒸发器时多支路作为冷凝器时少支路。例如,公开号为WO2018078809A1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中,制冷循环装置具备供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制冷剂回路包括压缩机、第1热交换器、第2热交换器、膨胀阀以及多路阀,多路阀具有第1状态和第2状态,在第1状态下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按照第1热交换器、膨胀阀、第2热交换器的顺序流动,在第2状态下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按照第2热交换器、膨胀阀、第1热交换器的顺序流动,第1热交换器包括:多个制冷剂流路;以及流路切换装置,其在制冷剂串联地流动的串联状态与制冷剂并行地流动的并联状态之间切换多个制冷剂流路的连接,制冷循环装置还具备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在多路阀处于第2状态时,在串联状态与并联状态之间切换流路切换装置。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流路切换装置从上至下分为四个腔体,在第一状态下,第一第二腔体连通,第三第四腔体连通,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为并联连接状态;在第二状态下,第二腔体第三腔体连通,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为串联连接状态。受限于其结构,流路切换装置仅能切换两个换热器之间的串并联关系,对于空调制热能力提升有限。
发明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媒分配装置、换热器及空调器,以解决如何更好地切换多个换热支路之间的串并联关系以进一步提高空调器的制冷制热效率。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媒分配装置,包括管体,活动部件和驱动部件,其中,管体,开设有冷媒进出口,内部为冷媒分配空间,侧壁沿管体长度方向开设有2n+1个支路管口,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所述支路管口用于连接换热支路;活动部件,滑动设置于所述冷媒分配空间,所述活动部件包括n个U形管,所述活动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第n个所述U形管的两个管口连接所述管体的第2n个和第2n+1个支路管口;所述活动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U形管的管口避让支路管口,以使所述2n+1个支路管口为并联连接状态;驱动部件,设置于所述管体内,用于驱动所述活动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体的第一侧壁为平面,所述2n+1个支路管口开设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n个U形管的管口朝向所述第一侧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尔(深圳)研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海尔(深圳)研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80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