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送料吊耳切割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47701.1 | 申请日: | 2022-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57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平;胡耀彬;肖会勇;邵晓光;黄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瑞林装备有限公司;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6D1/15 | 分类号: | B26D1/15;B26D5/08;B26D7/06;B26D7/32;B26D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赵丽婷 |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送料吊耳 切割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送料吊耳切割设备,自动送料吊耳切割设备包括:第一分切装置,用于切割极板并沿第一方向出料;第二分切装置,用于切割极板后沿第二方向出料;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包括:框架;输送辊组件,输送辊组件设在框架上,输送辊组件邻近述出料口布置,用于接收来自出料口的极板,并带动极板沿第一方向移动;推动机构,推动机构设在框架上,推动机构推动极板沿第二方向移入进料口;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两者之间具有夹角。本发明通过设置推动机构,使自动送料吊耳切割设备适应生产线水平转角的要求,使设备更紧凑,提高自动化水平、提高作业效率,减少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色冶金专用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送料吊耳切割设备。
背景技术
在非永久性阴极工艺的铜电解工艺中,在铜电解精炼的始极片制作工序中,始极片制作是利用始极片机组把导电棒、始极片和指定规格尺寸的吊耳钉在一起。吊耳切割机作为传统始极片指定规格尺寸的吊耳生产的专用设备,主要通过大分切机装置和小分切机装置分两次将始极片种板切成相应的吊耳规格。现有吊耳切割机设备的大分切机装置和小分切机装置分开布置,两者之间预留出人工搬运空间,大分切机装置将整块始极片种板切成块后,再通过人工搬运至小分切机装置处,再由小分切机装置分切成对应规格的吊耳,上述方案占地空间大,同时人工搬方式存在自动化程度低、作业效率低的问题,同时存在人身伤害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自动送料吊耳切割设备,缩小所占空间,使设备更紧凑,同时通过输送装置提高自动化水平、提高作业效率,减少安全隐患。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送料吊耳切割设备,包括:第一分切装置,所述第一分切装置上设有出料口,用于切割极板并沿第一方向出料;第二分切装置,所述第二分切装置上设有进料口,用于接收所述极板,并切割所述极板后沿第二方向出料;设在所述第一分切装置和所述第二分切装置之间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框架;输送辊组件,所述输送辊组件设在所述框架上,所述输送辊组件邻近述出料口布置,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出料口的所述极板,并带动所述极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设在所述框架上,所述推动机构推动所述极板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入所述进料口;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两者之间具有夹角。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送料吊耳切割设备,通过设置推动机构,使输送装置带动极板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极板在第二方向上的移动,且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两者之间具有夹角,使自动送料吊耳切割设备适应生产线水平转角的要求,相比较相关技术中人工搬运的方案,缩小所占空间,使设备更紧凑,同时通过输送装置提高自动化水平、提高作业效率,减少安全隐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送辊组件为多个,多个所述输送辊组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依次布置。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多个所述输送辊组件的高度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依次降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送辊组件的输送辊的轴线方向相对水平面呈倾斜设置,且所述输送辊与地面之间的高度沿所述第二方向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多个传动轮,多个所述传动轮设在所述框架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方向所处的竖直面上;挠性件,所述挠性件套设在多个所述传动轮上;推动件,所述推动件设在所述挠性件上,用于推动所述极板移动。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推动件为多个,多个所述推动件间隔开地设在所述挠性件上。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推动件、所述挠性件以及多个所述传动轮构成一组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为多组,多个所述推动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开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推动机构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驱动连接多个所述推动组件的所述传动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瑞林装备有限公司;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瑞林装备有限公司;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77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