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架空电力线路自动指示装置及其安装辅具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47522.8 | 申请日: | 202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85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孟敬淞;乔飞;李挺;莫思锋;周雄;钱帅伟;何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桂林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1V3/12 | 分类号: | G01V3/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专注鱼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56 | 代理人: | 杨瑾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架空 电力 线路 自动 指示 装置 及其 安装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架空电力线路自动指示装置及其安装辅具,其中自动指示装置包括箱体和设置于箱体内部的取电模块,以及与取电模块电连接的光源模块和语音播报模块;箱体在使用时架设于电力线路的导线上;取电模块用于对通电导线进行电磁切割产生电能从而为自动指示装置供电;光源模块包括若干个阵列式或非阵列式排布的LED灯珠;语音播报模块在物体距离导线小于告警距离时,播放预设的音频。本发明可以有效降低外力破坏造成的中压配电网导线跳闸事故,提高了电网可靠性,获取较好的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电力线路自动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架空电力线路自动指示装置及其安装辅具。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施工频繁,涉及中压配电网导线跨道路、跨鱼塘及周边、跨工地及电线下方取土施工,上述施工的安全问题较为严重,吊车等施工作业车辆误碰导线引起输电线路跳闸的情况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一是施工作业车辆司机缺乏电气安全常识,二是夜间作业时相对黑暗的环境下难以发现上空的导线,导致车辆、机具误碰输电线路,给输电线路的运行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经过分析外力破坏造成的中压配电网导线跳闸,占全年累计中压配电网导线跳闸原因的20%左右,给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地区电网的稳定均造成严重影响,造成事故跳闸的直接经济损失在数万至数十万不等。
施工车辆和机具碰触导线造成的跳闸在近年来占比较大。国内的防外力破坏研究也是在近年来才兴起的新型技术。现有技术中一般制作简易反光牌挂设在电网电力线路上,通过反光的方式提示施工人员电力线的位置。但此种反光牌需要光线照射反光方可见,效果并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架空电力线路自动指示装置及其安装辅具,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靠反光牌提示施工人员,提示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架空电力线路自动指示装置,包括箱体和设置于所述箱体内部的取电模块,以及与所述取电模块电连接的光源模块和语音播报模块,其中:
所述箱体在使用时架设于电力线路的导线上;
所述取电模块用于对通电导线进行电磁切割产生电能从而为自动指示装置供电;
所述光源模块包括若干个阵列式或非阵列式排布的LED灯珠;
所述语音播报模块在物体距离导线小于告警距离时,播放预设的音频。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包括上壳体11、下壳体12、以及驱动所述上壳体11和所述下壳体12开合的连接螺杆13;所述上壳体11的一侧和所述下壳体12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上壳体11的另一侧和所述下壳体12的另一侧在所述连接螺杆13的驱动下张开或闭合;所述上壳体11和所述下壳体12相互朝向的一面上均设置有线位槽14;所述连接螺杆13的底部固定连接一露出于所述下壳体12底部的导向柱15,所述导向柱15的底部设置有定位管套17。
进一步的,所述的架空电力线路自动指示装置还包括避雷器16,所述避雷器16与所述取电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架空电力线路自动指示装置还包括一稳压模块,所述稳压模块与所述取电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架空电力线路自动指示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和无线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由所述取电模块供电后读取所述光源模块和所述语音播报模块的运行参数,并将所述运行参数通过所述无线模块传输至外部服务器。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安装辅具,用于安装或拆卸上述自动指示装置,包括支架21和操作杆25;所述支架21与所述操作杆25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架21顶部设置导向槽22,所述操作杆25的顶端位于所述导向槽22下方;安装或拆卸自动指示装置时,自动指示装置的导向柱卡入所述导向槽22内,所述操作杆25的顶端与自动指示装置底部的定位套管可拆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桂林供电局,未经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桂林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75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