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西医结合的肾病科用中药熏蒸理疗仪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47477.6 | 申请日: | 202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39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庞欣欣;尹建平;商海涛;李贺;韩佳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庞欣欣 |
主分类号: | A61H33/06 | 分类号: | A61H3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赵浩淼 |
地址: | 450002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西医结合 肾病 中药 熏蒸 理疗仪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西医结合的肾病科用中药熏蒸理疗仪。包括床板,床板底部有固定箱和支撑腿,支撑腿底端均有移动组件,固定箱内有熏蒸桶,固定箱与熏蒸桶之间通过滑动组件连接;移动组件包括固定槽、伸缩杆、活动脚轮;滑动组件包括电机、丝杆、丝杆套、连接块、连杆、滑块;熏蒸桶内底部有加热管,固定箱前壁上有箱门、把手A;床板上有通气孔,床板上有熏蒸罩、头托,熏蒸罩上有把手B。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便于移动、密封效果好、便于加药和清理的中西医结合的肾病科用中药熏蒸理疗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西医结合的肾病科用中药熏蒸理疗仪。
背景技术
中西医结合,是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学的交叉领域,也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一项工作方针。中西医结合发轫于临床实践,以后逐渐演进为有明确发展目标和独特方法论的学术体系。
中药外治疗法的分支。中药熏蒸疗法又称为中药蒸煮疗法、中药汽浴疗、药透疗法、热雾疗法等。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被称为“烘雅”。中药熏蒸是以热药蒸汽为治疗因子的化学、物理综合疗法。这种方法最早用于临床的自先秦就有记载,后世不乏其术。到清代,中药熏蒸趋于成熟。
在对一些肾病患者进行治疗时会用到中药熏蒸的疗法,而现有的用于中西医结合的肾病科用中药熏蒸理疗仪大都时固定放置的,不方便移动,使用起来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同时现有的用于中西医结合的肾病科用中药熏蒸理疗仪在对患者进行熏蒸时密封效果差,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现有的用于中西医结合的肾病科用中药熏蒸理疗仪在进行加药和清理时十分困难,给医护人员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实用性不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便于移动、密封效果好、便于加药和清理的中西医结合的肾病科用中药熏蒸理疗仪。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西医结合的肾病科用中药熏蒸理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板,所述床板底部设有固定箱和多个支撑腿,多个所述支撑腿底端均设有移动组件,所述固定箱内设有熏蒸桶,所述固定箱与熏蒸桶之间通过滑动组件连接;
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撑腿底端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活动端底部设有活动脚轮;
所述滑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固定箱内底部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丝杆,所述丝杆上套设有丝杆套,所述丝杆套与熏蒸桶之间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熏蒸桶两侧均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杆,两个所述连杆远离熏蒸桶一端均设有滑块;
所述熏蒸桶内底部设有多个加热管,所述固定箱前壁上设有箱门,所述箱门与固定箱侧壁之间通过转轴栓A转动连接,所述箱门上设有把手A;
位于所述熏蒸桶上方的床板上设有若干个通气孔,所述床板上设有熏蒸罩,所述熏蒸罩与床板之间通过转轴栓B转动连接,所述熏蒸罩上设有把手B,位于所述熏蒸罩一侧的床板上设有头托。
所述支撑腿的数量为四个且呈矩形分布。
所述丝杆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丝杆套内壁上设有与外螺纹相啮合的内螺纹。
所述丝杆一端设有与固定箱底壁固定连接的带座轴承。
所述固定箱两侧侧壁上均设有供滑块滑动的滑槽。
所述固定箱前壁上设有供熏蒸桶通过的开口,所述固定箱前壁上位于开口边缘处设有磁条,所述箱门后侧边缘处设有与磁条相吸引的磁铁。
所述熏蒸罩靠近头托一端设有通口;所述熏蒸罩上位于通口处设有密封布。
所述头托上表面设有软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庞欣欣,未经庞欣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74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级正辛烷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避光注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