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字图像的裂纹尖端闭合效应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46578.1 | 申请日: | 202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8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翟战江;王艳江;陈新;刘兰舟;张志玮;赵海声 | 申请(专利权)人: | 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2 | 分类号: | G01N3/32;G01B1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睿智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25 | 代理人: | 邓大为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字图像 裂纹 尖端 闭合 效应 测量方法 | ||
1.一种基于数字图像的裂纹尖端闭合效应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加工试样,在加工好的试样表面制备散斑;
S2,将试样装卡在疲劳试验机上,调节CCD相机的位置,并进行焦距调节,最后选择合适的校正板进行相机校正;
S3,进行裂纹扩展速率试验,基于Vic-Snap采集软件,输入图像采集时间间隔,并采集试样的散斑图像;
S4,裂纹扩展速率试验完成后,导入散斑图像,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实验的全场应变数据,并输出目标区域的全场应变数据;
S5,选取采集某一个循环周次内的一系列数字图像,对图像中裂纹尖端区域添加虚拟引伸计,测量裂纹两侧像素点的位移场变化趋势;
S6,重复S5的过程,对不同裂纹长度所对应的循环周次内的数字图像分析,每一循环周次内所对应的载荷-位移曲线中的拐点,找到该点所对应的载荷,计算出裂纹发生闭合时所对应的应力强度因子,最终计算得到有效应力强度因子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字图像的裂纹尖端闭合效应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加工试样,在加工好的试样表面制备散斑,具体包括:
针对所研究的金属材料,参照美标ASTM E647-15ε1,加工标准紧凑拉伸试样,试样宽度为50mm,厚度为12.5mm,试样初始的切口长度为10mm,切口高度为2mm;
在试样表面制备散斑,先采用白色哑光漆对试样表面进行喷涂,厚度要适中,然后应用黑色哑光漆在底漆上制备散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字图像的裂纹尖端闭合效应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将试样装卡在试验机上,调节CCD相机的位置,并进行焦距调节,最后选择合适的校正板进行相机校正,具体包括:
将试样装卡在试验机上,进行设备调节,主要调节CCD相机的位置,使试样表面与CCD相机垂直,避免离面位移;
进行焦距调节,打开光源,将CCD相机的光圈调至最佳位置,并配合Vic-Snap采集软件上的曝光时间将图像调节至最清晰的程度;
选择合适的校正板,将校正板放置于试样所在的位置上,保证校正板整体清晰明亮,不出现曝光过度、过暗、模糊现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字图像的裂纹尖端闭合效应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有效应力强度因子范围的计算表达式如下:
α=a/W
式中,Pmax为最大应力,N;P0为裂纹闭合效应下的应力,N;B为试样的厚度,mm;W为试样的宽度,mm;a为裂纹长度,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数字图像的裂纹尖端闭合效应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还包括:对于不同循环周次下的裂纹长度,分别计算不同裂纹长度下的有效应力强度因子范围,最终得到da/dN与ΔKeff的关系方程,即为有效裂纹扩展速率方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657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