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毫米波拒止执勤岗亭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45318.2 | 申请日: | 2022-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95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硕;岳伟甲;周晓兰;韩裕生;罗晓琳;谷康;朱虹;王晨辰;徐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H04N5/33;H04N7/18;G08B13/19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张景云 |
地址: | 23007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毫米波 执勤 岗亭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毫米波拒止岗亭,包括:岗亭本体、控制模块、毫米波模块、监测模块、显示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转台;毫米波发射单元设置于转台上;视频检测单元、红外检测单元、激光测距单元均设置于毫米波发射单元的发射端上,激光测距单元的测距目标与毫米波发射单元发射端的对准目标一致,且均位于现场视频的图像中心和现场红外视频的图像中心;数据处理模块对现场视频、现场人员的体温、目标距离进行数据关联,基于现场视频进行人脸识别,判断是否出现可疑人员,通过控制模块控制转台转动,使得可疑人员位于现场视频的图像中心,毫米波发射单元的发射端对准该可疑人员。本发解决普通岗亭在人员处置、防护、信息获取上能力不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保卫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毫米波拒止执勤岗亭。
背景技术
岗亭是安全保卫领域的常见设施,能够为安保警戒人员提供一个相对舒适的空间开展工作。对于一些重要场所,站岗执勤人员通常携带实枪、实弹进行警戒,这时岗亭还需要具备对站岗执勤人员进行防护的能力。
然而在应对人员聚集、聚众冲卡,特别是夹杂普通群众时的复杂情况下,单纯使用枪械等装备还不足以应对,枪械的使用往往会伤及无辜,造成更大损失,然而普通岗亭并不能对人员处置提供帮助。对于携枪带弹的执勤人员来说,普通岗亭的防护能力明显不足,有可能出现观察盲区及处置死角。同时执勤时枪械与弹药往往处于分离状态,应对突发情况时,需要更多的辅助信息以帮助执勤人员进行决策,然而普通岗亭并不具备提供辅助信息的能力。
尤其对于禁止任何人靠近的特殊场所,单靠哨兵把守存在盲区和寡不敌众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特殊场所杜绝人员靠近的无人值守岗亭。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毫米波拒止岗亭,包括:岗亭本体(1)、控制模块(3)、毫米波模块(4)、监测模块(5)、数据处理模块(7)、转台(8);
所述转台(8)设置于岗亭本体(1)的顶部;
所述转台(8)与控制模块(3)相连接,控制模块(3)控制转台(8)的转动;
所述毫米波模块(4)包括:依次连接的毫米波生成单元(41)、毫米波传输单元(42)、毫米波发射单元(43);所述毫米波生成单元(41)用于产生毫米波,并通过毫米波传输单元(42)传输至毫米波发射单元(43),所述毫米波发射单元(43)用于向外发射毫米波;
所述毫米波生成单元(41)与控制模块(3)相连接,控制模块(3)控制毫米波生成单元(41)产生毫米波;所述毫米波发射单元(43)设置于转台(8)上,通过转台 (8)带动毫米波发射单元(43)转动;
所述监测模块(5)包括:视频检测单元(51);所述视频检测单元(51)设置在毫米波发射单元(43)的发射端上;
所述视频检测单元(51)用于获取现场视频;所述视频检测单元(51)与数据处理模块(7)相连接,将所获取的现场视频发送给数据处理模块(7),所述数据处理模块 (7)对现场视频进行显示;
毫米波发射单元(43)发射端的对准目标位于现场视频的图像中心。
本发明利用视频检测模块获取现场视频,数据处理模块对可疑人员进行识别,为执勤人员进行决策提供了辅助信息。设置毫米波发射单元发射端的对准目标位于现场视频的图像中心,有利于控制模块自动控制转台的转动,实现毫米波发射单元对该可疑人员的追踪发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53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