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氟氯污酸中分步脱除氟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45051.7 | 申请日: | 2022-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05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发明(设计)人: | 马保中;王成彦;史丙丁;张阳;陈永强;曹志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G1/36 | 分类号: | C23G1/36;B22F9/20;B82Y40/00;C01B17/90;C02F101/12;C02F10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氟氯污酸中 分步 脱除 方法 | ||
1.一种含氟氯污酸中分步脱除氟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S1:深度脱氟,向含氟氯污酸中加入氯化镧脱氟剂进行深度脱氟,脱氟完成后过滤得到渣相为氟化镧,液相为脱除氟离子的污酸;
S2:碱溶转型,向步骤S1中所得的氟化镧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碱溶转型,得到氢氧化镧和氟化钠;
S3:残留镧脱除,向步骤S1中所得的脱除氟离子的污酸中加入硫酸钠除镧剂,过滤后得到渣相为硫酸镧钠,液相为含氯污酸;
S4:碱溶转型,向步骤S3中所得的硫酸镧钠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碱溶转型,得到氢氧化镧和硫酸钠溶液,硫酸钠可返回步骤S3作为除镧剂循环使用;
S5:酸溶再生,向步骤S2和步骤S4中所得的氢氧化镧加入盐酸,酸溶得到氯化镧,再生所得的氯化镧可返回步骤S1作为脱氟剂循环使用;
S6:深度除氯,向步骤S3中所得的含氯污酸中加入硫酸银,脱氯完成后过滤得到氯化银和除去氟、氯离子的硫酸溶液;
S7:光催化还原,将步骤S6中所得的氯化银在还原剂和分散剂的作用下,经过紫外光光照催化还原得到高值产物纳米银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含氟氯污酸含中H+浓度为0.45~5.8g/L,SO42-浓度为20~200g/L,F-浓度为0.5~20g/L,Cl-浓度为0.5~20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氯化镧脱氟剂与所述含氟氯污酸中氟离子的摩尔比为0.4~1:1,温度为20~80℃,时间为0.5~6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碱溶转型过程选用氢氧化钠作为碱溶介质,其用量为氟化镧摩尔量的3.0~4.0倍,温度为60~100℃,液固比为5:1~10:1mL/g,时间为0.5~5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硫酸钠除镧剂与所述脱除氟离子的污酸中镧离子的摩尔比为2.0~2.5:1,温度为60~100℃,时间为4~12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碱溶转型过程选用氢氧化钠作为碱溶介质,其用量为硫酸镧钠摩尔量的3.0~4.0倍,温度为50~100℃,液固比为5:1~10:1mL/g,时间为1~5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述酸溶再生过程选用盐酸作为酸溶介质,所述盐酸的用量为氢氧化镧摩尔量的3.0~3.5倍,温度为20~50℃,液固比为2:1~5:1mL/g,时间为0.5~2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除氯过程所用的除氯剂为硫酸银;除氯过程中硫酸银用量为含氯污酸中氯离子摩尔量的0.5~0.6倍,温度为20~60℃,时间为10~30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中,光催化还原过程中所用的还原剂为抗坏血酸,分散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所述紫外灯光照光照时间为2~5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505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