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界面捕捉技术的骨折愈合仿真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43778.1 | 申请日: | 2022-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38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沫楠;崔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34/10 | 分类号: | A61B34/10;A61B6/03;A61B5/00;G16H50/50;G06T1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界面 捕捉 技术 骨折 愈合 仿真 方法 | ||
1.一种基于界面捕捉技术的骨折愈合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建立骨折位置的三维几何模型;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得到的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建立组织域有限元模型;
步骤三:对步骤二中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初始化设置,确定载荷以及边界条件;
步骤四:计算组织域中各组织的生长速度;
步骤五:对组织域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组织域上的组织在时间上的传输方程;
步骤六:计算血管的生长;
步骤七:计算时间步长的误差;
步骤八:判断程序是否满足中止条件,若不满足,程序从步骤四开始进入下一个迭代循环,若满足,则程序中止,并记录愈合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基于界面捕捉技术的骨折愈合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骨折位置三维几何模型的建立过程如下:
1)通过医疗影像设备CT得到图像,图像格式为DICOM;
2)将图像导入三维重建软件中进行三维重建;
3)将三维重建后的模型导入软件中进行平滑处理以及实体化操作,得到骨折位置的三维几何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基于界面捕捉技术的骨折愈合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将得到的几何模型导入有限元软件中进行网格划分,建立有限元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基于界面捕捉技术的骨折愈合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仿真初始化设置:
骨折区域单元材料属性可分为依赖时间的非重叠的组织域Ωi(t)和血管生长的附加域Ωv(t),其中i∈{st,ca,wb,lb}(st表示软组织,ca表示软骨,wb表示编织骨,lb表示板层骨);
组织域涉及四种参与骨折愈合的组织类型,分别是软组织,软骨,编织骨和板层骨,每种组织类型对于界面的函数关系,用一个水平集函数φi(x,t)表示,如下所示:
其中,dist表示组织域内一点x到界面Γi上最近一点之间的欧几里得距离,t表示时间;
界面的法向量ni和曲率ki可以表示为:
其中▽表示哈密顿算子
Ωi(t)通常由指示器函数给出,如下:
此外,还包括两种影响力学,但不影响组织分化的两种组织,分别是骨髓和肌肉组织,这两种组织在时间和空间上保持不变;
随后的组织域和血管生长的附加域在步骤四、步骤五获得;
外加载荷和边界条件的设置根据已经选择的固定器施加载荷。
5.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基于界面捕捉技术的骨折愈合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四中计算组织域中各组织的生长速度的具体过程为:
计算成骨,软骨生成和血管生长的偏应变,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ε0表示静水应变即体积变化,ε1表示单元内第一主应变,ε2表示单元内第二主应变,ε3表示单元内第三主应变,γ0表示形状应变;
根据ε0,γ0确定骨折愈合阶段;
各组织的增长速度计算公式如下:
vi=(υi-ζ·ki)·ni,i∈{st,ca,wb,lb} (6)
式中,vi表示组织i实际生长速度,υi表示垂直组织生长速度,ζ表示数值稳定项系数,ki,ni由方程(2)给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377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