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碱度自动化测定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42543.0 | 申请日: | 202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5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宋淑贞;理查德;杨安强;顾靖华;李道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5/10 | 分类号: | G01N35/10;G01N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448 | 代理人: | 范文琦 |
地址: | 20006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碱度 自动化 测定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碱度自动化测定系统,包括进样模块、检测模块、排废液模块、终端控制模块;在有机碱度测定的过程中,所述终端控制模块能够根据实时的测定结果输出匹配样品与试剂的剂量的进样指令;控制所述进样模块再次匹配样品与试剂的剂量,通过所述检测模块继续进行有机碱度测定,直至测定完成,所述终端控制模块输出结束有机碱度测定完成指令;所述排废液模块设置有排废液装置,所述排废液模块在所述终端控制模块的结束有机碱度测定完成指令下,启动排废液装置,清洗所述反应装置。本发明具有进样自动化的特点,能够根据传感器监测样品变化,终端研判、发送命令,微量注射泵执行的方式实现了滴定过程自动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碱度自动化测定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有机碱度自动化测定系统。
背景技术
有机碱度是有机碳丰富水体中总碱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岸海域中具有较高含量,在碳酸盐体系pH和pCO2变化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对有机碱度的研究刚刚起步,常用的有机碱度测定方式操作繁琐、尚未实现测样自动化,大大增加了科研人员的工作成本,浪费了科研人员宝贵的科研时间;目前市面上还未有有机碱度检测仪器的出售,有机碱度的检测目前还采取手动控制注射器对样品进行滴定的方法,大大限制了有机碱度的检测效率,已经不适应于高样品量测定的需求。因此在有机碱的测定工作中急需一种自动/半自动的方法/系统/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碱度自动化测定系统。通过硬件装置和软件控制程序的配合有效解决了有机碱度测定的自动化问题,为科研工作者有机碱度的测定提供便利。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有机碱度自动化测定系统,包括进样模块、检测模块、排废液模块、终端控制模块;所述进样模块设置有多个注射装置,将样品与不同的试剂分别通过所述注射装置根据所述终端控制模块的进样指令,进行匹配样品与试剂的剂量;
所述检测模块设置有反应装置,将所述进样模块中获取的剂量注入所述反应装置混合成测试液,进行有机碱度测定;
所述终端控制模块设置有数据采集传输装置,从所述反应装置采集数据计算得出有机碱度测定结果;
在有机碱度测定的过程中,所述终端控制模块能够根据实时的测定结果输出匹配样品与试剂的剂量的进样指令;控制所述进样模块再次匹配样品与试剂的剂量,通过所述检测模块继续进行有机碱度测定,直至测定完成,所述终端控制模块输出结束有机碱度测定完成指令;
所述排废液模块设置有排废液装置,所述排废液模块在所述终端控制模块的结束有机碱度测定完成指令下,启动排废液装置,清洗所述反应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进样模块还包括:吸入输送管、输出输送管、盐酸溶液瓶、氢氧化钠溶液瓶、样品瓶;所述注射装置包括盐酸注射泵、氢氧化钠注射泵、样品注射泵;所述试剂包括盐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所述盐酸溶液瓶中装有盐酸溶液;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瓶装有氢氧化钠溶液、所述样品瓶中装有样品;
所述盐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样品分别通过吸入输送管被吸入到盐酸注射泵、氢氧化钠注射泵、样品注射泵中,并通过输出输送管注射到所述反应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进样模块还包括氮气钢瓶、CO2去除装置、气体流量控制器、气管;
所述氮气钢瓶中装有氮气,所述氮气经过CO2去除装置去除氮气中的CO2,所述气体流量控制器根据终端控制模块的送气指令,将氮气输送到所述反应装置中,使得样品、试剂与氮气共同反应,实现有机碱度测定。
进一步地,所述进样模块还包括水浴管、水浴锅,所述水浴锅通过相连接的水浴管进水或出水;所述样品根据测定需求设定水浴锅温度,将所述试剂与样品置于水浴锅中控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25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电网负荷预测方法
- 下一篇:气溶胶产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