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5G消息的信用卡自动还款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41681.7 | 申请日: | 202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04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24 | 分类号: | G06Q20/24;G06Q20/32;G06Q20/40;G06Q4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杨丹;沈珍珠 |
地址: | 10081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消息 信用卡 自动 还款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5G消息的信用卡自动还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客户端基于接收到的5G消息设置信用卡自动还款功能,进行人脸识别,将人脸识别结果发送到5G消息服务器;或,将人脸识别结果通过5G消息服务器发送到银联系统;
5G消息服务器将人脸识别结果上送至银联系统;
银联系统根据人脸识别结果查询该客户的所有信用卡及信用卡所属行,将所有信用卡卡号及信用卡所属行信息通过5G消息服务器返给客户端;
客户端基于所有信用卡卡号及信用卡所属行信息选择需要自动还款的信用卡,将选择的需要自动还款的信用卡卡号及信用卡所属行信息、手机号和人脸识别结果通过5G消息服务器发送到对应信用卡所属行的银行后台服务器;
信用卡所属行的银行后台服务器对选择的需要自动还款的信用卡卡号、手机号和人脸识别结果进行比对,比对一致,则将信用卡的账单日和还款日通过5G消息服务器返回客户端;
客户端输入还款借记卡卡号、对应所属行信息及还款借记卡密码,根据对应所属行信息将还款借记卡卡号、还款借记卡密码和人脸识别结果通过5G消息服务器上送至还款借记卡对应的银行后台服务器;
还款借记卡对应的银行后台服务器对还款借记卡卡号、还款借记卡密码和人脸识别结果进行比对,若比对一致,将比对通过消息通过5G消息服务器返回客户端;
到信用卡的还款日时,5G消息服务器根据借记卡所属行将需要还款的金额、借记卡卡号、信用卡所属行、信用卡卡号发送至借记卡所属行的银行后台服务器,借记卡所属行的银行后台服务器台将相应金额划转至信用卡所属行对应的信用卡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客户端显示信用卡卡号的末4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信用卡所属行的银行后台服务器对选择的需要自动还款的信用卡卡号、手机号和人脸识别结果进行比对,若比对不一致,则将比对不通过消息通过5G消息服务器返回客户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客户端输入还款借记卡卡号、对应所属行信息,包括:
客户端拍照获取还款借记卡图像;
通过OCR对还款借记卡图像识别,获取还款借记卡对应的所属行及还款借记卡卡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还款借记卡对应的银行后台服务器对还款借记卡卡号、还款借记卡密码和人脸识别结果进行比对,若比对不一致,则将比对不通过消息通过5G消息服务器返回客户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款借记卡为多张;
还包括:
客户端设置多张还款借记卡扣款的优先顺序,将优先顺序发送给5G消息服务器;
到信用卡的还款日时,5G消息服务器根据借记卡所属行将需要还款的金额、借记卡卡号、信用卡所属行、信用卡卡号发送至借记卡所属行的银行后台服务器,借记卡所属行的银行后台服务器将相应金额划转至信用卡所属行对应的信用卡中,包括:
在到信用卡的还款日时,5G消息服务器按照多张还款借记卡扣款的优先顺序,根据借记卡所属行将需要还款的金额、借记卡卡号、信用卡所属行、信用卡卡号发送至借记卡所属行的银行后台服务器,借记卡所属行的银行后台服务器将相应金额划转至信用卡所属行对应的信用卡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客户端设置多张还款借记卡扣款的优先顺序,包括:
客户端按照还款借记卡卡号的上传顺序设置多张还款借记卡扣款的优先顺序,或,客户端选择设置多张还款借记卡扣款的优先顺序。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有借记卡中的余额总额不足以还款,则按照多张还款借记卡扣款的优先顺序将所有借记卡余额扣至为0后,5G消息服务器通过发送5G消息形式提示客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168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