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堆载水预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40131.3 | 申请日: | 202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3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谢昭宇;夏洋;刘楠;郭永;张云天;夏桥;成才;周虎;肖朝兴;高文兵;黄佳;江新洲;潘阳航;张金玉;范卫琴;黄永涛;张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道泽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北万贤岩土科技有限公司;湖北道泽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 | 分类号: | E02D3/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峰诚志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5 | 代理人: | 张腾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东街道光谷***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堆载水 预压 方法 | ||
1.一种真空堆载水预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测量放线,铺设主支滤排水管;
在指定位置测量放线,标定记号;按照标定的位置,垂直埋设的主支滤排水管;
(2)铺设上层砂垫层;
在需要加固的软土地基表面铺设砂垫层,并且将砂面整平;
(3)铺设聚氯乙烯薄膜;
在砂垫层顶面铺设聚氯乙烯薄膜,使其与大气隔绝,薄膜四周埋入土中;
(4)施工密封沟并设置测量标志;
(5)安装真空泵,抽真空预压固结土层;
(6)用优质黏性土在薄膜上垒筑围堰,并且抽水注入围堰进行加载重量;
(7)沉降观测桩设置;
每个观测断面,在路肩两侧各设置一处观测桩,观测桩露出地表,路基两侧坡脚外1m各埋设水平位移观测桩一处;
(8)沉降观测分析;
(9)堆载水卸载;
卸载水时,通过虹吸将水排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堆载水预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铺膜前要把出膜弯管与过滤管连接好并培实砂子,将压制成型的密封膜,按区分三层铺没;铺膜时要顺风向膜展开,不要绷紧,要有一点余量,展开后每层要进行检查修补,四周填入压膜沟内,深入沟底50cm,然后用粘土填筑压膜沟,填入压膜沟的粘土要及时地每隔10m放一段砂袋压住密封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堆载水预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具体步骤如下:
先通过在砂垫层内埋设吸水管道,用真空泵进行抽气,使其形成真空;当抽真空时,在砂垫层、塑料板排水板通道先后形成压差,在此压差作用下,土体中的孔隙水不断由排水通道排出,从而使土体固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堆载水预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当观测桩变形过大时,应暂停加载,待观测桩变形稳定后,再继续加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堆载水预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沉降观测分析包括观测点埋设要求和观测频次要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真空堆载水预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点埋设要求包括以下方面:
1)路堤
沿线路方向间隔50m布设一个观测断面,地基条件复杂、地形起伏较大时,25m布设一个断面;堆载预压地段每个路堤观测断面应布设一组组合式沉降板,即在线路中心布设一组,路基两侧路肩布设变形观测桩,路基两侧坡脚外1m各埋设水平位移桩一处;
2)路桥过渡段
在路肩两侧各设置一处观测桩,观测桩露出地表,路基两侧坡脚外1m处各埋设水平位移观测桩一处,其埋设应牢固可靠;
每个路桥过渡段设置3个观测断面,分别设置于与桥台连接处、距离桥台5~10m、20~30m处;
每个路基观测断面应布设一组组合式沉降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真空堆载水预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频次要求包括以下方面:
1)成立专门的观测小组,按照定人、定仪器、定测法的原则管理,测量精度达到二级水准测量标准,并定时复核工作基点;
2)预压水填筑期间每天观测一次,一周后按正常的预压观测频次进行;当路堤中心地面沉降每昼夜大于1cm、坡脚水平位移每昼夜大于0.5cm或沉降量突变时,应停止加载,分析原因,采取加固措施,并加密观测两次;
3)预压水填筑至设计高程后,前三个月内一周观测一次,三个月后二周观测一次,沉降和位移同步观测,观测期为6个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道泽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北万贤岩土科技有限公司;湖北道泽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道泽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北万贤岩土科技有限公司;湖北道泽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013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速机通气帽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煤矿物联网异构网络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