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自动冷却设备的单晶炉底盘组件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37715.5 | 申请日: | 202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8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倪建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倪建刚 |
主分类号: | C30B35/00 | 分类号: | C30B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创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74 | 代理人: | 张佑富 |
地址: | 311199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冷却 设备 单晶炉 底盘 组件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单晶炉部件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带自动冷却设备的单晶炉底盘组件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盘和下炉膛,下炉膛上设有降温装置,降温装置包括套设于下炉膛外的环形固定架;套设于下炉膛外围、开口朝上的水箱,该水箱位于环形固定架的下方;套设于水箱外的环形引风套,该环形引风套下部连接水箱,环形引风套开口朝上,环形引风套的底部设有进风口;环形固定架外圈设有自由转动的环形齿圈,该环形齿圈外圈啮合若干小齿轮,小齿轮连接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伸入环形引风套内连接风扇;其中一个小齿轮连接电机。本发明只需一个电机即可促进水的旋转循环、水平循环、上下循环、喷水降温,利用风扇降温等等,提高水的散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单晶炉部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自动冷却设备的单晶炉底盘组件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有的单晶炉会将下炉膛和底盘进行组装,然后在与整个单晶炉进行安装。目前对于下炉膛的冷却装置,如专利号为ZL202010147888.7,一种单晶炉结构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采用水冷降温,但其存在缺点:(1)降温装置、冷却机构独立于单晶炉外,占用体积大,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而且无法与下炉膛设计成一体结构。(2)无法在使用过程中及时对水进行冷却,进而无法保证冷却效果。(3)无法有效促进水的循环降温,保持水冷效果。(4)所需动力部件多,使用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集成于下炉膛上,减少空间占用,只需用到一个电机即可促进水循环,对水进行及时降温,使用成本低的一种带自动冷却设备的单晶炉底盘组件及其使用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自动冷却设备的单晶炉底盘组件,包括底盘和连接底盘的下炉膛,所述底盘上设有真空法兰、电极法兰及坩埚法兰,所述下炉膛上设有降温装置,该降温装置包括
套设于下炉膛外的环形固定架;
套设于下炉膛外围、开口朝上的水箱,该水箱位于环形固定架的下方;
套设于水箱外的环形引风套,该环形引风套下部连接水箱,该环形引风套开口朝上,环形引风套的底部设有进风口;
所述环形固定架外圈设有可自由转动的环形齿圈,该环形齿圈外圈啮合若干小齿轮,小齿轮连接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伸入环形引风套内连接风扇;其中一个小齿轮连接电机;
所述环形固定架位于环形齿圈下方固定有环形的磁圈,该磁圈沿周向交替设置磁极相反的第一磁块;
所述环形固定架位于磁圈的下方设置环形的轨迹环,轨迹环顶面沿周向形成波浪形的轨迹面;所述环形齿圈底部沿周向分布若干水泵,水泵包括一端固定于环形齿圈下端的泵杆、泵体及弹簧,泵杆另一端移动穿入泵体内,泵杆外套设弹簧,弹簧两端压缩于环形齿圈和泵体上,水泵的底部于弹簧作用下压紧于轨迹面,水泵包括穿入水箱内的进水管和喷水管,水泵上设有可水平移动的移动杆,移动杆头端伸入水箱内连接推水部件,移动杆尾端正对磁圈处设有与第一磁块配合的第二磁块,第二磁块磁极为S极或者N极;所述水箱外壁连通U形循环管,U形循环管位于环形引风套内;
所述移动杆头端连接倾斜板,倾斜板下端位水箱上方,倾斜板上端倾斜至环形引风套上方,所述喷水管正对倾斜板上端面。
本发明的水箱、环形固定架及环形引风套均集成于下炉膛上,结构紧凑,减少了空间占用,而且只需一个电机即可驱动推水部件反复升降的时反复水平移动,促进水的水平和上下循环,保证对下炉膛进行充分降温;同时该电机还带动风扇加速环形引风套内的空气流动,加速水的降温,而且该电机还能带动水泵将水箱内的水喷至倾斜板上进行降温,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倾斜板朝向喷水管的正面设有蛇形的引水沟,所述风扇位于倾斜板背面处。该蛇形引水沟可延长水在倾斜板上的停留时间,进而提高水的降温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倪建刚,未经倪建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377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