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垃圾发泡混凝土筛分方法及筛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37150.0 | 申请日: | 202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69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蔡鹏;黄文景;秦双迎;杨振棋;翁川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南方路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30 | 分类号: | B09B3/30;B09B3/32;B09B3/35;B09B5/00;B07B15/00;B09B101/45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泉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83 | 代理人: | 傅德智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垃圾 发泡 混凝土 筛分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属于建筑垃圾分类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建筑垃圾中发泡混凝土筛除方法及筛除设备。该种建筑垃圾中发泡混凝土筛除方法及设备,是对传统建筑垃圾再利用方法的改进,通过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中的木头、塑料块、发泡混凝土等先作为轻物质区分出来,并进一步将输出的轻物质中的发泡混凝土剔除,得到可燃性轻物质燃料。被剔除发泡混凝土后的轻物质可用于焚烧发电等用途从而提升可燃性轻物质焚烧效率。该种建筑垃圾中发泡混凝土筛除方法及设备设计合理、再生原料利用率高、产出物纯度高的优点,提升建筑垃圾再生骨料价值,实现了对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垃圾分类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建筑垃圾中发泡混凝土筛除方法及筛除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和工程建设的不断加快,出现了大量的建筑垃圾、装修垃圾,这些垃圾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如果不能很好的资源化利用,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建筑垃圾、装修垃圾的再利用可有效减少对矿产资源的开发,促进废弃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建筑垃圾再利用工艺流程中,房屋拆除垃圾、装修垃圾作为建筑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垃圾中主要包含拆除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砖瓦、混凝土、发泡混凝土、塑料、木头等。
现有的建筑垃圾的分类主要是通过垃圾的轻重进行分类,将比重大的物料如金属、砖瓦、混凝土可用于骨料资源化利用,用于制作再生砖或者路面基层。而比重较轻的塑料、木头等轻物质往往制成可燃性燃料焚烧发电或者其他用途。但建筑垃圾中的发泡混凝土的比重较轻,在分类时会混杂在分选后的轻物质中,由于发泡混凝土的可燃性差,发泡混凝土的混入大大的降低了轻物质再生料的利用效率和再利用价值。鉴于此,针对建筑垃圾中发泡混凝土不易分类的问题亟需解决。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垃圾中发泡混凝土筛除方法及筛除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建筑垃圾中发泡混凝土筛除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建筑垃圾经过破碎成均匀的建筑垃圾骨料;
步骤二,根据比重对建筑垃圾骨料进行筛分,将建筑垃圾骨料筛分成重物质、筛下物和轻物质三种物料;
步骤三,获得的轻物质进行挤压处理,将轻物质中的发泡混凝土被压碎成颗粒或粉末;
步骤四,根据粒径对挤压破碎后的轻物质进行筛分,筛上物为筛除发泡混凝土的可燃性轻物质,筛下物为包含发泡混凝土的粒料或粉末。
进一步的,步骤一中建筑垃圾骨料的粒径为80mm以下。
进一步的,步骤一中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经磁选去除磁性材料后在根据比重对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进行筛分。
进一步的,步骤二中重物质经二次磁选得到纯净的再生骨料,筛下物经筛分后分成细砂和线状杂质。
进一步的,步骤三中使用对辊破碎装置对轻物质进行挤压破碎处理,将轻物质中的发泡混凝土通过挤压破碎成颗粒或粉末状,其余轻物质经被挤压变形或开裂而不至于压碎成颗粒或粉末状。
进一步的,步骤三中被压碎成颗粒或粉末的粒径为10mm以下。
建筑垃圾中发泡混凝土筛除设备,包括破碎装置、比重筛分装置、挤压破碎装置、筛网筛分装置,所述破碎装置上设有骨料出口,所述比重筛分装置与破碎装置的骨料出口连接,所述比重筛分装置上设有重物质出料口、筛下物出料口和轻物质出料口,所述挤压破碎装置与轻物质出口连接,所述挤压破碎装置上设有物料出口,所述筛网筛分装置与挤压破碎装置的物料出口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磁选装置,所述磁选装置设置于破碎装置、比重筛分装置之间,从破碎装置出料的骨料先经磁选装置磁选后再进入比重筛分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南方路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南方路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371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