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晶闸管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产品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35763.0 | 申请日: | 202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66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梁家豪;周文瑞;杨帆;陈思远;崔华栋;杨建文;邹卓余;易强;林宏林;郑祥存;王海旭;陶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 |
主分类号: | G01R31/26 | 分类号: | G01R31/26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曾情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晶闸管 测试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产品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晶闸管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产品。方法包括:在直流输电系统处于断电的情况下,通过晶闸管测试仪对直流输电系统中的晶闸管进行参数检测,生成晶闸管的参数检测结果;若晶闸管的参数检测结果为正常的参数检测结果,则通过测试设备向晶闸管施加测试电压并发送触发信号;根据测试电压及触发信号,对晶闸管进行故障测试生成故障测试结果。本申请中通过测试设备向晶闸管施加测试电压并发送触发信号,根据测试电压及触发信号,实现了对晶闸管在通电状态下进行故障测试,并不需要对包括晶闸管的整个回路通电。测试过程简单便捷、且耗时较短,因此,提高了晶闸管测试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设备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晶闸管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产品。
背景技术
在直流输电系统中,换流阀是直流输电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可以将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换流阀由晶闸管、阻尼电容、均压电容、阻尼电阻、均压电阻、饱和电抗器、晶闸管控制单元等零部件组成。其中,晶闸管是换流阀中的核心器件。因此,需要对直流输电系统中的晶闸管进行故障检测,以保证直流输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传统技术中,在对直流输电系统中的晶闸管进行故障检测时,需要在对包含待测试晶闸管的整体回路进行通电,以检测晶闸管在通电情况下的信号传输是否存在故障。
由于采用传统方法,在直流输电系统中的晶闸管进行故障检测时,需要对包含待测试晶闸管的整体回路进行通电,显然,测试过程过于繁琐、且耗时较长,因此,测试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测试效率的晶闸管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产品。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晶闸管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直流输电系统处于断电的情况下,通过晶闸管测试仪对所述直流输电系统中的晶闸管进行参数检测,生成所述晶闸管的参数检测结果;
若所述晶闸管的参数检测结果为正常的参数检测结果,则通过所述测试设备向所述晶闸管施加测试电压并发送触发信号;
根据所述测试电压及所述触发信号,对所述晶闸管进行故障测试生成故障测试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晶闸管测试电路还包括晶闸管控制单元及晶闸管控制板卡;所述测试设备与所述晶闸管连接;所述晶闸管控制单元与所述晶闸管控制板卡、所述晶闸管依次连接;所述晶闸管控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的控制指令,并基于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测试模式开关闭合;所述通过测试设备向所述晶闸管施加测试电压并发送触发信号,包括:
通过所述测试设备向所述晶闸管施加测试电压;所述测试电压大于所述晶闸管的触发电压,且所述测试电压用于触发所述晶闸管;
若接收到用户的控制指令,则通过所述晶闸管控制单元控制测试模式开关闭合,以使所述测试设备与所述晶闸管控制单元连接;
通过所述测试设备向所述晶闸管控制单元发送所述触发信号,通过所述晶闸管控制单元将触发信号发送至所述晶闸管控制板卡,通过所述晶闸管控制板卡将触发信号发送至所述晶闸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测试电压及所述触发信号,对所述晶闸管进行故障测试生成故障测试结果,包括:
通过所述晶闸管控制板卡接收所述晶闸管在所述测试电压下的反馈信号,并将所述反馈信号发送至所述晶闸管控制单元;
通过所述晶闸管控制单元将所述反馈信号发送至监控设备;
通过所述监控设备基于所述反馈信号,对所述晶闸管进行故障测试生成故障测试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过所述监控设备基于所述反馈信号,对所述晶闸管进行故障测试生成故障测试结果,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未经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357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