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验室无人值守监管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35522.6 | 申请日: | 202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35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付万平;史立杰;顾雨军;龙志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比尔比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1/10 | 分类号: | G07C1/10;G08B21/24;G08B7/06;G06K7/10;G01K13/00;G01K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区天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验室 无人 值守 监管 平台 | ||
本发明公开了实验室无人值守监管平台,涉及实验室监管平台技术领域;为了便于实现无人化管理;具体包括: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与其余模块形成信号传输,根据其余模块传输的信息下达相应的指令;监控模块,监控模块设置于实验室各个区域,通过视觉成像、热成像的方式进行监控;身份卡,身份卡记录实验室人员的身份信息;仪器管理模块,仪器管理模块设置在实验仪器存放区。本发明通过设置身份卡、仪器管理模块、仪器电子标签等等,能够更好的管理实验仪器,促使人员及时归还,防止出现实验仪器丢失等现象;且在取用和归还实验仪器时,生成相应的仪器取用记录或仪器归还记录,利于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动向,提升了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验室监管平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实验室无人值守监管平台。
背景技术
实验室是科学的摇篮,是科学研究的基地,科技发展的源泉,对科技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实验室均配备相应的实验仪器以及实验样本,为了更好的满足实验室人员的日常工作需求,往往需要配备监管岗位,来对实验仪器和实验样本进行管理,由于对实验仪器以及实验样本的监管通过人工进行,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亟需一种实验室无人值守监管平台。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911147142.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实验室监管系统,包括若干实验室以及设于实验室内部的实验设备,还包括监管系统数据采集模块、监管平台、RFID标签、RFID读卡器、第一摄像头、压力检测装置、控制器以及移动终端;监管系统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监管平台的输入端信号连接;RFID标签与RFID读卡器信号连接,RFID读卡器的输出端与监管平台的输入端信号连接,第一摄像头的输出端与监管平台的输入端信号连接;压力检测装置的输出端与监管平台的输入端信号连接;监管平台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信号连接;监管平台的输出端与移动终端的输入端信号连接。上述专利中的实验室监管系统存在以下不足:虽能够满足一定的需求,但是不能够实现对实验仪器和实验样本的无人化管理,因此还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实验室无人值守监管平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实验室无人值守监管平台,包括:
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与其余模块形成信号传输,根据其余模块传输的信息下达相应的指令;
监控模块,监控模块设置于实验室各个区域,通过视觉成像、热成像的方式进行监控;
身份卡,身份卡记录实验室人员的身份信息;
仪器管理模块,仪器管理模块设置在实验仪器存放区,各个实验仪器上设置有仪器电子标签,仪器管理模块能够对仪器电子标签以及身份卡进行识别;
打卡模块,打卡模块能够识别身份卡中的身份信息;
警示模块,警示模块通过视觉信号或听觉信号的方式进行警示提醒。
优选的:所述监管平台的实验仪器取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实验室人员通过打卡模块进行打卡,进入实验室;
S2:实验室人员从实验仪器存放区取用实验所需的实验仪器;
S3:将身份卡和实验仪器的仪器电子标签通过仪器管理模块识别;
S4:仪器管理模块的识别记录传输至中央处理模块;
S5:实验室人员使用完毕后,将实验仪器归还至实验仪器存放区,并再次将身份卡和实验仪器的仪器电子标签通过仪器管理模块识别;
S6:仪器管理模块的识别记录再次传输至中央处理模块;
S7:实验室人员通过打卡模块进行打卡,离开实验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比尔比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比尔比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355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