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香菇椴木箱式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34644.3 | 申请日: | 202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1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李逵;许景闻;杨守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随州菇鲜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64;A01G18/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15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香菇 椴木 箱式 栽培 方法 | ||
一种香菇椴木箱式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培养箱准备;2)椴木准备:挑选粗细均匀、挺拔无弯曲的椴木,将椴木分割成若干个椴木段,并将椴木段劈分成椴木片,而后用打孔设备在椴木片的表层打若干孔径1~2cm的小通孔;3)拌料、装箱与密封:将培养基按配方拌匀,先在培养箱内装入培养基,再铺上椴木片,最后做好密封;4)灭菌:将装有培养基与椴木片的培养箱进行灭菌处理;5)接种:使用人工接种或机械接种的方式将菌种植入灭菌后的培养基中;6)菌丝培养:将接种后的培养箱放入培养房中进行菌丝培养。本发明培周期短、操作简单、食用菌子实体品质好、风味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香菇椴木箱式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人工栽培香菇,无非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天然椴木栽培;一种是将各种原辅料装入瓶子或塑料袋,采取一种瓶栽或袋栽的方式。比较这两种方式,采用椴木栽培,阔叶木尤其是栎木是主要栽培基质、营养单一,其栽培得到的子实体质量较好,缺点是椴木没有灭菌,自然养菌,养菌周期较长,管理也较粗放,相对袋栽而言其栽培所得子实体的生物学效率较低。袋栽方式可以利用的原料丰富,栽培基质经过灭菌处理,发菌周期、栽培周期短,人工管理较方便,相对椴木栽培而言其栽培所得的子实体的生物学效率较高,但得到的子实体质量和风味均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栽培方式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栽培周期短、操作简单、食用菌子实体品质好、风味足的香菇椴木箱式栽培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香菇椴木箱式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培养箱准备:挑选大小合适的箱子备用;
2)椴木准备:挑选粗细均匀、挺拔无弯曲的椴木,将椴木分割成若干个椴木段,并将椴木段劈分成椴木片,为了在培养箱内放入尽可能多的椴木片,可在分割时将椴木段的长度控制在培养箱的箱体宽度以下,而后用打孔设备在椴木片的表层打若干孔径1~2cm的小通孔;
3)拌料、装箱与密封:将培养基按配方拌匀,先在培养箱内装入培养基,再铺上椴木片,最后做好密封;
4)灭菌:将装有培养基与椴木片的培养箱进行灭菌处理;
5)接种:使用人工接种或机械接种的方式将菌种植入灭菌后的培养基中;
6)菌丝培养:将接种后的培养箱放入培养房中进行菌丝培养;
7)出菇:待菌丝长满椴木片时,将培养箱移至出菇车间,出菇车间内设有调温、调湿和强制通风装置;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直至出菇。
所述步骤2)中椴木段在打孔之前沿中心轴线切割成两个半圆形椴木片。
所述步骤3)中培养基的厚度不低于培养箱高度的1/2。
所述步骤3)中培养基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木屑30~80份,果皮、果渣和/或植物秸秆8~28份,吸水剂1~10份,豆饼粉和/或麸皮5~20份,石膏0.5~2份,壳聚糖0.5~2.0份。
所述步骤4)中的灭菌方式为高温灭菌。
所述步骤6)中培养房通风、凉爽、黑暗,培养房的温度设置为22℃~25℃,培养房的湿度设置为65%~7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摈弃了过去直接在实心椴木上种植香菇的模式,将分割劈分后的椴木片放置于培养基中,这样的种植模式不仅使得香菇可以继续吸收椴木的营养,保留子实体的质量和风味;同时,培养箱中的培养基也可以给菌种提供更多的营养,加快了发菌速度,缩短了传统椴木种植周期。
2、本发明将椴木段沿中心轴线切割成两个半圆形椴木片,解决了传统椴木背面出菇率低的问题,提高了椴木的出菇效率和经济收益。
3、本发明中的食用菌培养基能为椴木香菇提供更多营养成分,解决了传统椴木香菇营养单一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随州菇鲜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随州菇鲜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346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