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模组高温气冷堆核岛厂房布置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32485.3 | 申请日: | 2022-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74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吴郁龙;孙运轮;沈斌;张然;李林;林立志;林兴君;石琦;徐元辉;朱大宏;王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D1/00 | 分类号: | G21D1/00;G21D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郄晨芳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组 高温 气冷 堆核岛 厂房 布置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组高温气冷堆核岛厂房布置结构,包括:乏燃料厂房、共用厂房和多个独立的、相同的高温气冷堆模组;多个高温气冷堆模组共享乏燃料厂房的乏燃料贮存功能和共用厂房的新燃料供应功能。在本方案中,将多个高温气冷堆模组依次并列布置在乏燃料厂房和共用厂房的一侧,而且多个高温气冷堆模组共享乏燃料厂房和共用厂房的相应功能,如此一来,可实现多模组的灵活组合、具备可扩展性、共用设施集约共享;而且可以在保证每个高温气冷堆核蒸汽供应系统模块具备独立的、相同的固有安全特性的前提下,多个高温气冷堆模组可独立运维、轮流停堆检修,适用于各类石化园区对高温高压工业蒸汽长期、连续、稳定供应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岛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模组高温气冷堆核岛厂房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石化产业是仅次于钢铁产业的第二大耗能产业,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石油和化学工业作为煤炭消耗和CO2排放大户,后续的发展正面临异常严峻的挑战。高温气冷堆模组的高温气冷堆核蒸汽供应系统可以提供高品质工艺热和多种参数的工业蒸汽,在绿色低碳热能供应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其蒸汽量、温度、压力与大型石化园区配置的燃煤锅炉参数基本一致,可通过多个基础模组灵活组合,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钢铁冶金等行业替代化石能源,在需要的情况下也可实行热电联供,可以很好的对接两碳背景下大型石化园区对清洁高效热源的需求。
在核能利用技术中,往往依靠增大单机容量或集中布置多个核蒸汽供应系统的组合来匹配市场需求、实现规模效应以及降低建造运行成本。然而在同类型技术中,单机容量的增加固然可以提高一定的经济性,但是核安全保障能力却可能遭到削弱。集中布置多个核蒸汽供应系统的组合,可以兼顾经济性与安全性;但是,对于不同的负荷容量、厂址条件或建设规模,需要逐一开展针对性的工作,多个核蒸汽供应系统组合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将受到削弱;同时,虽然共用设施集约共享程度高,但是在其他组合形式下,需要开展针对性、创造性劳动才可保持相同的共用设施集约共享程度。另外,每个核蒸汽供应系统在运行、维修或事故工况下难以保持独立,难以避免与集中布置的其他多个核蒸汽供应系统的相互影响,虽然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力生产,但是无法完全满足大型石化园区对高温高压工业蒸汽长期、连续、稳定供应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模组高温气冷堆核岛厂房布置结构,将多个高温气冷堆模组依次并列布置在乏燃料厂房和共用厂房的一侧,而且多个高温气冷堆模组共享乏燃料厂房和共用厂房的相应功能,如此一来,可实现多模组的灵活组合、具备可扩展性、共用设施集约共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模组高温气冷堆核岛厂房布置结构,包括:乏燃料厂房、共用厂房和多个高温气冷堆模组;
多个所述高温气冷堆模组共享所述乏燃料厂房的乏燃料贮存功能和所述共用厂房的新燃料供应功能,且多个所述高温气冷堆模组依次并列布置在所述乏燃料厂房和所述共用厂房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乏燃料厂房、所述共用厂房和多个所述高温气冷堆模组均设置于同一底板。
优选地,多个所述高温气冷堆模组可独立运维、轮流停堆检修,且每个所述高温气冷堆模组包括反应堆厂房,及为所述反应堆厂房配套的核辅助厂房、电气厂房和主控制室;
所述反应堆厂房内布置有两个独立的、相同的高温气冷堆核蒸汽供应系统模块。
优选地,所述反应堆厂房的外墙由加厚钢筋砼剪力墙或钢板砼剪力墙构成。
优选地,所述反应堆厂房内布置有两个一回路舱室,每个所述一回路舱室含有一个所述高温气冷堆核蒸汽供应系统模块;
每个所述一回路舱室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舱室和蒸汽发生器舱室。
优选地,两个所述一回路舱室沿反应堆厂房中心线对称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324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