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绕桩式浮鱼礁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32460.3 | 申请日: | 2022-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46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 发明(设计)人: | 林军;孙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K61/75 | 分类号: | A01K61/75;A01K61/73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智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3 | 代理人: | 吴瑾瑜 | 
| 地址: | 2013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绕桩 式浮鱼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绕桩式浮鱼礁,涉及新能源与农业创新融合技术领域,包括套设在风机基础上的鱼礁本体,鱼礁本体包括浮筒、空心管,空心管的个数为多个,多个空心管同心设置,且每相邻两个空心管之间均安装有纤维筋,浮筒安装在排列顺序为奇数的空心管上,每个空心管的底部均连接有附着绳。本发明的主要功能在于为光照条件良好的表层水体提供生物附着基,同时减缓桩基周边表层流速,其阴影、缓流区及附着生物可为仔稚幼鱼提供栖息空间和饵料,从而可起到“生态热点”的作用,为桩基周边及下层水体生物增加饵料供给。本发明总体可提高增殖和诱集洄游性、趋礁性和恋礁性鱼类的生态功能,改善海上风电场与海洋牧场融合工程区的海域生态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与农业创新融合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一种用于海上风电场与海洋牧场融合,实现养护桩基、增殖渔业的绕桩式浮鱼礁。
背景技术
海上风电是利用风机将海面上的风能转化为电能的绿色发电模式。而海洋牧场是在一定的海域范围内,采用现代海洋工程技术改造和利用海洋生态和生物环境,有计划地进行渔业资源增殖和管理而形成的人工渔场。海洋牧场与海上风电融合发展是现代农业和新能源产业高效结合发展的典型代表,也是节约集约用海的重要新型产业模式与未来发展方向。
浮鱼礁是设置在海域中、上层,可浮动的以聚集、滞留、诱集海洋生物为目的的构造物。浮鱼礁置于海洋中,以其特殊的流场效应,为游泳动物和附着生物营造适宜觅食的环境。浮鱼礁的主要构造可分为:浮体、礁体、系缆索和锚。浮体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浮力并兼具集鱼作用;大多数的礁体位于浮体下方,其主要功能是聚集鱼群,礁体的材料有玻璃钢(FRP)、天然的竹木、塑料、网片、废旧轮胎等;系缆索用于连接浮体、礁体和锚;锚的主要功能是连接系缆索并置于海底固定,使浮体和礁体不受水流漂移。
在海洋风电场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前提下,设计出复合融合发展方案的构件迫在眉睫,特别是设计出符合融合方案的浮鱼礁是关键所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好,集鱼效率高,抗强海流强风浪且易于海洋生物栖息、附着的绕桩式浮鱼礁,适用于布设近海及深远海海上风电场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区域,而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绕桩式浮鱼礁,包括套设在风机基础上的鱼礁本体,所述鱼礁本体包括浮筒、空心管,所述空心管的个数为多个,多个所述空心管同心设置,且每相邻两个所述空心管之间均安装有纤维筋,所述浮筒安装在排列顺序为奇数的空心管上,每个所述空心管的底部均连接有附着绳,每相邻两个所述空心管之间相互连接,多个所述空心管共同连通有L型弯管,使鱼礁本体的内侧设有缺口,防止水位抬高而影响安装物的扶梯结构,以及方便后续维修和拆卸。
优选的,所述空心管的个数至少为三个。
优选的,所述空心管的个数为三个。
优选的,所述浮筒的分为两组,每组所述浮筒的个数为多个,其中一组中的多个所述浮筒等弧安装在最外侧的空心管上,另一组中的多个所述浮筒等弧安装在最内侧的空心管上,且位于最外侧的空心管上的浮筒与位于最内侧的空心管上的浮筒相对齐。
优选的,每相邻两个所述空心管之间安装的纤维筋个数为多个,并等弧排布,每个所述空心管的底部连接的附着绳个数为多个,并等弧排布。
优选的,所述L型管的个数为四个,且两个所述L型管为一组,每两组所述L型管将内侧空心管切成两个缺口,其中一个缺口的口径大于另一个所述缺口的口径,口径大的缺口用于防止水位抬高而影响安装物的扶梯结构,口径小的缺口用于方便后续维修和拆卸。
优选的,每个所述L型弯管的一端与最外侧的空心管通过三通相连通,每个所述L型管还与次外侧的空心管通过四通相连通,每个所述L型管的另一端与最内侧的空心管相连通。
优选的,每个浮筒是高为1m,公称直径为0.6m的空心圆柱体。
优选的,所述空心管是外径为0.3m的空心圆环体,且所述空心管的材质为HDPE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324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