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窥镜假体隆胸手术腔隙的撑开方法以及撑开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32365.3 | 申请日: | 202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5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邱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伟;四川华美紫馨医学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A61B17/34 |
代理公司: |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0 | 代理人: | 司晓雨 |
地址: | 610011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窥镜 隆胸 手术 撑开 方法 以及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窥镜假体隆胸手术腔隙的撑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穿刺针的组装;S2、插入穿刺针;使用穿刺针从远离腋窝切口的乳房皮肤表面刺入体内,调整穿刺针的角度,推动穿刺针到达腋窝切口位置;S3、安装撑开头;S4、提拉穿刺针形成手术空间;向外拉动穿刺针,使撑开头抵在组织的内部,通过撑开头在远离腋窝切口的腔隙内部撑开形成手术空间;S5、拆卸撑开头;S6、将穿刺针从人体内移出。不通过腋窝切口借助拉钩提拉即能有效地撑开组织形成手术空间,可在远离腋窝切口的乳房任意位置形成手术用的空间,使手术视野变得清晰,同时具有较大的手术操作空间,提高了手术效率和手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隆胸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窥镜假体隆胸手术腔隙的撑开方法以及撑开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隆胸来改变胸部的形态及大小,是整形美容机构实施较多的手术之一,隆胸术常见手术切口的选择有三种:腋窝切口、乳晕切口和乳房下皱襞切口,在通过腋窝切口进行隆胸手术时,会使用到拉钩撑开腔隙,扩大视野以便于手术,但现有的拉钩难以获得较好的手术视野和手术空间,尤其是在腔隙的边缘处,从而影响隆胸手术的效果和效率,现有针对腋窝切口的隆胸手术中没有能在远离腋窝切口处,尤其在腔隙边缘的位置有效地形成手术空间,从而使远离腋窝切口,尤其在腔隙边缘的位置暴露不够满意,剥离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内窥镜假体隆胸手术腔隙的撑开方法,不通过腋窝切口借助拉钩提拉即能有效地撑开组织形成手术空间,可在远离腋窝切口的乳房任意位置形成手术用的空间,使手术视野变得清晰,同时具有较大的手术操作空间,提高了手术效率和手术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内窥镜假体隆胸手术腔隙的撑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穿刺针的组装;调整穿刺针的长度,使穿刺针长度满足在拿持的情况下能够从乳房皮肤表面刺入并到达腋窝切口位置;
S2、插入穿刺针;使用穿刺针从远离腋窝切口的乳房皮肤表面刺入体内,调整穿刺针的角度,推动穿刺针到达腋窝切口位置;
S3、安装撑开头;将撑开头螺纹连接在穿刺针的端部,其中,撑开头的尺寸大于撑开针孔的尺寸,用于使撑开头不能从撑开针孔内穿出;
S4、提拉穿刺针形成手术空间;向外拉动穿刺针,使撑开头抵在组织的内部,通过撑开头在远离腋窝切口的腔隙内部撑开形成手术空间;
S5、拆卸撑开头;手术完成后,调整穿刺针的刺入角度,用于将撑开头移至腋窝切口位置拆下;
S6、将穿刺针从人体内移出。
所述撑开头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大撑开部和小撑开部,旋转穿刺针可调节大撑开部和小撑开部的位置,以调节手术空间的大小。
一种内窥镜假体隆胸手术腔隙的撑开装置,包括穿刺针和撑开头,所述穿刺针的一端固定有针头,所述针头远离穿刺针的一端形成有针尖,所述针头远离针尖一端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撑开头上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针头可螺纹连接在所述撑开头的内螺纹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穿刺针包括多个短型针体,所述短型针体的一端固定有螺纹柱,另一端开设有内螺纹孔,两个所述短型针体之间通过所述螺纹柱与内螺纹孔的适配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穿刺针远离针头的一端设置有拉环,所述拉环上固定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螺纹适配在所述内螺纹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撑开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大撑开部和小撑开部,所述大撑开部远离撑开头的一端和小撑开部远离撑开头的一端均呈外凸圆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大撑开部的长度为2.5cm,所述小撑开部的长度为1.5cm。
进一步地,所述短型针体的直径为1.5-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伟;四川华美紫馨医学美容医院有限公司,未经邱伟;四川华美紫馨医学美容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323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