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教学进度检测方法、客户端、服务器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27785.2 | 申请日: | 2022-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26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人教数字出版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20 | 分类号: | G06Q5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陈颖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教学 进度 检测 方法 客户端 服务器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教学进度检测方法、客户端、服务器及系统,预先将检测脚本植入数字化教材的有效内容章节中,客户端根据用户对检测脚本的触发指令获取教师id、被触发任务节点的章节id、被触发任务节点的开始使用时刻、被触发任务节点的结束使用时刻,并发送至服务器,由服务器确定教师id在预设教学时间段是否完成章节id对应的被触发任务节点的教学,并基于所有已完成任务节点数量和任务节点总数量确定教师id对应的教学进度。本发明可以在教师每次使用数字化教材时自动确定教学进度,使得教学工作与教学进度融为一体,不仅可以使教学进度获取及时,而且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尤其是省去了教师因上报教学进度花费的教学精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教育信息化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教学进度检测方法、客户端、服务器及系统。
背景技术
数字化教材是指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传统纸质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形成的电子教材。数字化教材在教育信息化行业中是一个主要业务枢纽,其与教师备课、授课的基础教学应用,以及传统“三通两平台”的教学资源、教学管理、教务管理等各个业务都紧密相关。同时,数字化教材深入教学场景的主要载体,一旦信息化常态化,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都将与数字化教材息息相关。因此,基于数字化教材本身的评价指标就可能成为教育评价的重中之重。在此基础上,教学进度检测成为数字化教材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对教学进度进行检测,可以实时掌握教师、学校的教学情况,并且,教学进度也可以成为基层教育评价体系的基础指标,还可以使相同地区的协同教学、学生统考业务进一步提升。
现有针对数字化教材的教学进度需要由教师花费一定的时间自行上报,并由专门人员按照省市区县层层上报,分级统计教学进度,因此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并且容易出现教学进度获取不及时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公开一种教学进度检测方法、客户端、服务器及系统,以实现在教师每次使用数字化教材时自动确定教学进度,使得教学工作与教学进度融为一体,不仅可以使教学进度获取及时,提高省市区县各级教委的教学进度的实效性,使基于教学进度的区县统考等业务提升效率,而且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尤其是省去教师因上报教学进度花费的教学精力。
一种教学进度检测方法,应用于客户端,所述教学进度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对检测脚本的触发指令,其中,所述检测脚本预先植入数字化教材的有效内容章节中,每个所述有效内容章节作为一个任务节点植入一个所述检测脚本;
基于所述触发指令获取教师id、被触发任务节点的章节id以及被触发任务节点的开始使用时刻,其中,所述教师id与所述用户对应;
当所述被触发任务节点停止使用时,获取所述被触发任务节点的结束使用时刻;
将所述教师id、所述章节id、所述开始使用时刻和所述结束使用时刻发送至服务器,由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教师id、所述章节id、所述开始使用时刻和所述结束使用时刻确定所述教师id在预设教学时间段是否完成所述章节id对应的所述被触发任务节点的教学,并基于所有已完成任务节点数量和任务节点总数量确定所述教师id对应的教学进度。
可选的,每个所述任务节点包含一个章节id。
可选的,所述有效内容章节为所述数字化教材中包含教学内容的内容章节。
可选的,所述任务节点总数量为教学总任务列表中包含的任务节点的总数量,其中,所述教学总任务列表为所述数字化教材包含按照教学顺序进行排序的所有的所述有效内容章节。
一种教学进度检测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教学进度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客户端发送的教师id、章节id、被触发任务节点的开始使用时刻和结束使用时刻,其中,所述教师id、所述章节id和所述开始使用时刻由所述客户端在获取到用户对检测脚本的触发指令时获取,所述检测脚本预先植入数字化教材的有效内容章节中,每个所述有效内容章节作为一个任务节点植入一个所述检测脚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人教数字出版有限公司,未经人教数字出版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277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