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3D悬浮成像的透镜阵列及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25285.5 | 申请日: | 2022-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5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周延桂;申秋原;黎永耀;和河向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2B3/00 | 分类号: | G02B3/00;G02B30/29;G02B30/5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高冰 |
地址: | 5282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悬浮 成像 透镜 阵列 及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3D悬浮成像的透镜阵列及其装置,该透镜阵列包括:球面固定板和透镜阵列次单元;球面固定板设有卡槽,透镜阵列次单元通过卡槽固定安装于球面固定板上。该装置包括:图像源、半反半透镜和透镜阵列;图像源用于产生图像光线能量;半反半透镜用于改变图像光线能量分布;透镜阵列用于将半反半透镜反射过来的光线能量按原方向返回;图像源设置于水平面,半反半透镜设置于图像源的上方,与水平面呈45°倾斜设置,透镜阵列设置于图像源和半反半透镜的后方。通过使用本发明,能够提高悬浮成像的分辨率和稳定性且扩大视场角。本发明作为一种用于3D悬浮成像的透镜阵列及其装置,可广泛应用于悬浮成像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悬浮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3D悬浮成像的透镜阵列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悬浮成像或无介质空中成像(显示)系统能提供亦真亦幻的视觉体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新冠疫情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无接触显示的应用需求日益增加,如公共场所的电梯按钮、售票机、柜员机等场合,悬浮成像显示以及无接触空中操控的方式能更有利于保障公众健康,防止病毒传播。而悬浮成像系统则能很好契合这种应用场景。
目前有多种技术方案实现无介质空中悬浮成像。常用的方法是使用雾或水滴作为虚拟屏幕显示悬浮在空中的图像,然而,虚拟屏幕很容易受到气流的影响,浮动图像的质量会恶化。另一种方案是使用大型凸透镜或菲涅耳透镜在空气中漂浮2D/3D图像。然而,浮动图像存在失真、颜色偏差和视角受限等问题。一种方案是使用由多个反射器组成的二面角反射器阵列(DCRA)实现浮动显示,然而,它的视角有限,在浮动图像周围观察到明显的残像。还有一种方案利用商用回复反射器(反光膜/逆光膜)实现无介质空中成像,然而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回复反射器是针对道路安全设计,其技术指标要求逆反光线具有一定的发散角,因此这导致了使用这些反光膜搭建的悬浮成像系统成像质量模糊,分辨率不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3D悬浮成像的透镜阵列及其装置,能够提高悬浮成像的分辨率和稳定性且扩大视场角。
本发明所采用的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3D悬浮成像的透镜阵列,包括:球面固定板和透镜阵列次单元;所述球面固定板设有卡槽,所述透镜阵列次单元通过所述卡槽固定安装于所述球面固定板上。
进一步,所述透镜阵列次单元包括透镜单元,所述透镜单元包括前表面、后表面和折射墙,所述前表面为透射面,所述后表面为反射面,所述折射墙设于所述前表面和所述后表面之间。
进一步,所述前表面和后表面均为球面,所述前表面与后表面共球心。
进一步,所述前表面的孔径小于后表面的孔径。
进一步,所述透镜单元的面型精度范围为1~10um,表面精度范围为1~50nm。
进一步,所述透镜单元的参数关系式如下:
上式中,D1为前表面孔径,R1为前表面半径,R2为后表面半径,n为折射墙的折射率,k为1至8之间的任意值。
本发明所采用的第二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3D悬浮成像的装置,包括:
图像源、半反半透镜和如上述透镜阵列;
所述图像源用于产生图像光线能量;
所述半反半透镜用于改变图像光线能量分布;
所述透镜阵列用于将半反半透镜反射过来的光线能量按原方向返回;
所述图像源设置于水平面,所述半反半透镜设置于图像源的上方,与水平面呈45°倾斜设置,所述透镜阵列设置于所述图像源和所述半反半透镜的后方。
进一步,所述透镜阵列的球心设置于观看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252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