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多用途汽车侧踏板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21564.4 | 申请日: | 2022-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4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延兴;张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延兴 |
主分类号: | B60R3/02 | 分类号: | B60R3/02;B60S9/02;B60S9/215;B60R25/00 |
代理公司: | 慈溪夏远创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6 | 代理人: | 金弘毅 |
地址: | 272500 山东省济宁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多用途 汽车 踏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多用途汽车侧踏板,涉及一种具有提升功能的汽车侧踏板,安装在汽车底部两侧,包括上踏板和下踏板,其特征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踏板和所述下踏板之间的连杆装置以及控制所述连杆装置运动的动力机构,所述上踏板和所述下踏板在所述连杆装置作用下撑开后将汽车顶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的侧踏板具有举升功能,不仅能调控上下侧踏板的位置,方便人员通过侧踏板登车,还额外让汽车获得举升功能,在特殊情况下侧踏板可以将汽车顶起,此外举升装置与侧踏板一体不额外占用汽车底部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侧踏板,尤其是一种具有提升功能的汽车侧踏板。
背景技术
市面上汽车侧踏板分为固定式侧踏板和电动升降式侧踏板。固定式侧踏板只适合安装在底盘较低的车辆车底两侧,裸露在汽车车体外,方便人员踩踏上下车。固定式侧踏板不适合安装在底盘较高的车辆底盘两侧,会导致人员上下极不方便或容易蹭脏衣物。电动伸缩式侧踏板只适合安装在底盘较高的车辆车底两侧,行车时隐藏在车底内,人员上下车时伸出供人员踩踏方便。电动伸缩侧踏板不适合安装在底盘较低的车辆两侧,会导致电动侧踏板伸出时距离地面太近或者容易磕碰地面异物,极容易影响车辆及人员安全。 两种踏板都只有一个功能,只能为人员提供借力踩踏上下车,着实浪费他们在底盘的空间位置。
申请人在先申请“多用途全自动汽车举升器”(申请号CN202020793102.4)以及“一种汽车全自动多用途举升器”(申请号CN202120638846.3)公开了一种安装在汽车底部的举升器,在实际使用中,由于需要对汽车底部进行改装以及可能会降低部分车型的通过性,客户接受度不高。而侧踏板为部分车型原厂自带结构,如果在不改变侧踏板主体形状以及大小的情况下让侧踏板具有举升器的功能,则可以克服上述汽车底部不好在额外加装举升器的技术偏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多用途汽车侧踏板,本申请中的侧踏板具有举升功能,不仅能调控上下侧踏板的位置,方便人员通过侧踏板登车,还额外让汽车获得举升功能,在特殊情况下侧踏板可以将汽车顶起,此外举升装置与侧踏板一体不额外占用汽车底部空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全自动多用途汽车侧踏板,设置在汽车底部两侧,包括上踏板和下踏板,其特征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踏板和所述下踏板之间的连杆装置以及控制所述连杆装置运动的动力机构,所述下踏板在所述连杆装置作用下向下运动;所述下踏板下降且不接触地面时,所述下踏板可辅助乘员上车;所述下踏板下降且接触地面后继续施力,可将汽车顶起。
上述技术方法,优选的,所述的连杆装置为分别连接所述上踏板和所述下踏板且可相互转动的直杆。
上述技术方法,优选的,所述的动力机构一端连接所述上踏板一侧,所述的动力机构另一端连接所述下踏板相对所述上踏板的另一侧。
上述技术方法,优选的,所述的连杆装置为分别连接所述上踏板和所述下踏板两侧且可相互转动的直杆,所述直杆与所述上踏板和所述下踏板呈四边形。
上述技术方法,优选的,所述的动力机构一端连接所述上踏板,所述的动力机构另一端连接所述下踏板相对所述上踏板的另一侧。
上述技术方法,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设置在所述上踏板或所述下踏板内,所述动力机构控制位于所述上踏板或所述下踏板内的所述移动端直线运动。
上述技术方法,优选的,所述的连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呈交叉状的X型杆,所述X型杆一侧为固定在所述上踏板和所述下踏板上的固定端,所述X型杆另一侧为在所述上踏板和所述下踏板上滑动的移动端,所述X型杆杆体沿所述X型杆交叉点转动。
上述技术方法,优选的,具有多个的所述X型杆时,所述X型杆上下连接。
上述技术方法,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设置在所述上踏板或所述下踏板上,所述动力机构连接所述X型杆的杆体,控制所述杆体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延兴,未经刘延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215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