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给排水用智能污泥脱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20193.8 | 申请日: | 2022-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28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丁萧;黄小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峰水(上海)水处理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6 | 分类号: | C02F11/126;C02F11/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卢玲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水 智能 污泥 脱水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给排水用智能污泥脱水处理系统,包括:工作支撑台,所述工作支撑台下端四角设有用于移动工作和支撑工作的移动支撑机构,所述工作支撑台左侧设有用于加药工作和吸污工作的污泥水输入机构,所述工作支撑台顶部右侧设有用于排水工作的排水槽,所述工作支撑台上端四角设有用于支撑工作的支撑架,采用内、外污泥脱水筒,且外污泥脱水筒通过限位支撑环体在内污泥脱水筒外壁轴向运动,使得通孔可以进行交叉分离和相互对齐工作,并且在运动的过程中,通过伸缩弹簧的伸缩,就可以使得圆锥插柱可以穿插内污泥脱水筒上的通孔,从而就可以对通孔的污泥进行清理工作,避免通孔发生堵塞的现象,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给排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给排水用智能污泥脱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将流态的原生、浓缩或消化污泥脱除水分,转化为半固态或固态泥块的一种污泥处理方法。经过脱水后,污泥含水率可降低到百分之五十五至百分之八十,视污泥和沉渣的性质和脱水设备的效能而定。污泥的进一步脱水则称污泥干化,干化污泥的含水率低于百分之十。脱水的方法,主要有自然干化法、机械脱水法和造粒法。自然干化法和机械脱水法适用于污泥水污泥。造粒法适用于混凝沉淀的污泥。
目前,实际使用过程中,传统的污泥脱水处理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虽有具有脱水效果,但脱水效果差,而且容易堵塞脱水孔,这样就会降低工作效率。
于是我们提出一种给排水用智能污泥脱水处理设,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给排水用智能污泥脱水处理系统,具备采用内、外污泥脱水筒,且外污泥脱水筒通过限位支撑环体在内污泥脱水筒外壁轴向运动,使得通孔可以进行交叉分离和相互对齐工作,并且在运动的过程中,通过伸缩弹簧的伸缩,就可以使得圆锥插柱可以穿插内污泥脱水筒上的通孔,从而就可以对通孔的污泥进行清理工作,避免通孔发生堵塞的现象,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解决了脱水效果差,容易堵塞脱水孔,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给排水用智能污泥脱水处理系统,包括:
工作支撑台,所述工作支撑台下端四角设有用于移动工作和支撑工作的移动支撑机构,所述工作支撑台左侧设有用于加药工作和吸污工作的污泥水输入机构,所述工作支撑台顶部右侧设有用于排水工作的排水槽,所述工作支撑台上端四角设有用于支撑工作的支撑架;
污泥脱水组件,所述污泥脱水组件固定安装在四个支撑架上端,所述污泥脱水组件通过连接管与污泥水输入机构连通,所述污泥脱水组件右侧设有用于污泥排放工作的污泥排放槽;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污泥脱水组件上端右侧,所述驱动机构与污泥脱水组件驱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污泥脱水组件包括外筒体、一号连接板、污泥脱水筒体、限位支撑环体、二号连接板、传动连接机构和清理结构,所述污泥脱水筒体右端设有用于安装工作以及带动污泥脱水筒体转动的传动连接机构,所述污泥脱水筒体左右两侧外壁设有限位支撑环体,两个所述限位支撑环体前后两侧外壁设有用于连接工作的二号连接板,两个所述二号连接板外壁设有对污泥脱水筒体进行防护工作的外筒体,所述外筒体下端面设有斜排放槽,且斜排放槽与排水槽对齐,所述外筒体还包括外筒连接端,所述外筒连接端的右连接端伸入污泥脱水筒体内部,所述外筒连接端顶部贯穿安装有清理结构,且清理结构另一侧伸入污泥脱水筒体内部,所述外筒体右侧外壁设有两个以外筒体为对称的一号连接板,两个所述一号连接板与传动连接机构固定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峰水(上海)水处理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峰水(上海)水处理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201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子母无人机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自适应式换模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