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珠换向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17072.8 | 申请日: | 2022-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27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董海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智头换向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9/04 | 分类号: | H01R39/04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周希良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换向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陶瓷珠换向器,包括换向基体、陶瓷珠及铜片,所述换向基体的外围由多片铜片环布而成,相邻铜片之间设有陶瓷珠,每个铜片设有与陶瓷珠相契合的凹面,陶瓷珠通过凹面与铜片接触;所述陶瓷珠装于陶瓷珠装载件,陶瓷珠装载件与铜片相连接。本发明通过在陶瓷珠换向器内设计陶瓷珠装载件,使陶瓷珠对换向器内圆周上铜片提供支撑、加固的作用,极大的降低了整个圆周上铜片同时分离的风险,同时在换向器长期工作铜片受损的情况下陶瓷珠也不易掉出,有效的保证了换向器整体性能及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换向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加强环的陶瓷珠换向器。
背景技术
换向器一般分为钩型换向器、槽型换向器和端面换向器三种,传统的钩型换向器,为加强钩型换向铜片与换向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提升钩型换向器产品的机械性能和超速性能,钩型换向器内部往往采用带加强环的结构,现有换向器中的加强环只是对铜片进行固定。为避免片间导电,加强环要采用绝缘材料,目前基本上采用的是玻璃纤维材料,而玻璃纤维材料的加强环的耐高温性能不好,高温时容易变形,所以在钩型换向器作高速运转时,由于高温以及装配时铜片定位问题,钩型换向器的外径变化与片间段差较大,严重影响钩型换向器的工作可靠性及使用寿命,同时纤维材料的加强环的成本也相对较高。另一种陶瓷珠换向器虽然在整体性能上相对于传统换向器更优,但其装配时难度较大、需要人工手动将每颗陶瓷珠放入铜片之间,耗时低效,用工成本过高,同时陶瓷珠换向器内圈周上的铜片会有脱落、分离的风险,换向器的品质也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5811206A、CN105846273A、CN205752917U、CN205790860U均是采用传统结构,从而存在上述技术问题。而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5811235U、CN205811236U所公开的技术方案是将多个陶瓷珠用一根细绳串接,此类技术方案虽具体其优点,但其存在的问题是陶瓷珠加工麻烦、串接复杂,且铜片安装不牢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陶瓷珠换向器,其通过在陶瓷珠换向器内设计加强环,使陶瓷珠对换向器内圆周上铜片提供支撑、加固的作用,极大的降低了整个圆周上铜片同时分离的风险,同时在换向器长期工作铜片受损的情况下,陶瓷珠也不易掉出,有效的保证了换向器整体性能及品质。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陶瓷珠换向器,包括换向基体、陶瓷珠及铜片,所述换向基体的外围由多片铜片环布而成,相邻铜片之间设有陶瓷珠,每个铜片设有与陶瓷珠相契合的凹面,陶瓷珠通过凹面与铜片接触;所述陶瓷珠装于陶瓷珠装载件,陶瓷珠装载件与铜片相连接。
本发明设计的换向器可有效的提升装配效率,避免了陶瓷珠逐个放入铜片的过程,只需将陶瓷珠装入陶瓷珠装载件内即可,再将整个陶瓷珠装载件直接卡入或嵌入铜片的凹面内,让陶瓷珠装载件给予陶瓷珠施加向轴心和向内的力,确保了铜片的安装精度;同时通过上述方式装配的换向器其内部铜片不易因意外情况导致散落,陶瓷珠装载件与陶瓷珠的组合起到了很好的固定、限位作用,极大的降低了整个圆周上铜片同时分离的风险,陶瓷珠装载件上均布的定位孔进一步防止了陶瓷珠的脱落,其在铜片长时间使用被磨损后陶瓷珠也不会从铜片的凹面内脱落,有效的延长了陶瓷珠换向器的使用寿命也确保了产品的整体品质,该陶瓷珠装载件可适用于各种型号的换向器。
优选的,陶瓷珠装载件为加强环,加强环开设有定位孔,陶瓷珠装于定位孔。
优选的,加强环与所述的铜片卡接。
优选的,加强环为绝缘材料。加强环选用绝缘材料,且有一定硬度,一方面可以对陶瓷珠进行有效的固定,另一方面可确保换向器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陶瓷珠装载件包括上固定座、下固定座、上连接环、下连接环,上连接环装配多个上固定座、下连接环装配多个下固定座,上连接环与下连接环相对应安装且两者对应的上固定座、下固定座之间装入陶瓷珠;上连接环或下连接环与铜片嵌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智头换向器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智头换向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170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虚拟显示设备
- 下一篇:一种具有除潮通风机构的智能多功能装备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