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次成型涂料楼地面混凝土基层的方法及基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17050.1 | 申请日: | 2022-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26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存良;李靖滨;李广平;罗永明;朱艺锋;黄华琴;彭长征;胡军;魏广全;杨智丞;唐佳意;汤健;谢平;邓龙;邹先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城建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5/12 | 分类号: | E04F15/12;E04F21/24;E04G2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李婷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 成型 涂料 地面 混凝土 基层 方法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次成型涂料楼地面混凝土基层的方法及基层结构,包括以下步骤:a、按照固定纵横间距与上下层钢筋网片焊接支撑钢筋,在混凝土初凝的前二次进行收面,事后依次回收U型托,最后混凝土覆膜洒水养护,验收混凝土面平整度,纵、横向铝方通均采用铝合金材质,刚度大且整体轻巧,不易变形,分区间距可达4~5m,平整精度高,施工方法使楼地面混凝土平整度一次成型、达到涂料装饰要求,无需进行二次细石混凝土或砂浆找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次成型涂料楼地面混凝土基层的方法及基层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建筑施工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行业管理的精细化、施工工艺的精益求精变得越来越重要;优化施工工艺技术,减少劳动力重复配置和资源浪费,这是创建节约、创新型社会的需要;随着城市越来越重视地下空间开发,民用建筑设置地下室车库越来越多,而楼板混凝土浇筑后板面混凝土平整度无法满足直接做地面装饰的要求,国内传统做法都采用二次细石混凝土找平;由于二次找平为室内地面找平,作业面窄、劳动强度大,且易干扰平行作业的安装工程、二次结构施工,影响施工进度,施工成本高。
现有的一次成型涂料楼地面混凝土基层的方法及基层结构,楼板混凝土浇筑后,板面混凝土平整度,需要二次找平,作业面窄、劳动强度大,且易干扰平行作业的安装工程和二次结构施工,影响施工进度,施工成本高,无法一次性浇筑成型且满足直接做地面装饰的要求,基层结构无法循环使用,支撑钢筋在倾倒过程中易发生偏斜,从而无法保障混凝土成型后的整体强度和韧性,不具备防偏斜预支撑校正保护结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一次成型涂料楼地面混凝土基层的方法及基层结构,解决了现有的一次成型涂料楼地面混凝土基层的方法及基层结构楼板混凝土浇筑后,板面混凝土平整度,需要二次找平,作业面窄、劳动强度大,且易干扰平行作业的安装工程和二次结构施工,影响施工进度,施工成本高,无法一次性浇筑成型且满足直接做地面装饰的要求,基层结构无法循环使用,支撑钢筋在倾倒过程中易发生偏斜,从而无法保障混凝土成型后的整体强度和韧性,不具备防偏斜预支撑校正保护结构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次成型涂料楼地面混凝土基层的方法及基层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固定纵横间距与上下层钢筋网片焊接支撑钢筋;
b.安装U型托,U型托水准精确超平,拧入短钢筋固定;
c.根据楼板浇筑顺序分段流水浇筑混凝土;
d.观察分段浇筑混凝土接近U型托时,安装纵向铝方通;
e.继续浇筑至混凝土面略高于铝方通底面时,采用横向铝方通延纵向铝方通依次刮平混凝土;
f.一个分区浇筑完成后,纵向铝方通拆除转移至下个区安装,直至本次混凝土全部浇筑完成;
g.混凝土初凝前二次收面,并依次回收U型托;
h.混凝土覆膜洒水养护,验收混凝土面平整度。
优选的,所述U型托采用套筒与底部支撑钢筋连接,通过旋转套筒调整纵向铝方通高度,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初凝二次收面时可回收重复使用。
优选的,所述纵向铝方通与U型托采用短筋固定,竖直向上未进行约束,未埋入混凝土内,导轨分离方便,不会因回收导轨破坏既有混凝土面或增加修补工作量,且每个分区可循环使用。
优选的,所述纵、横向铝方通均采用铝合金材质,刚度大、轻巧,不易变形,分区间距可达4~5m,平整精度高。
优选的,所述施工方法使楼地面混凝土平整度一次成型、达到涂料装饰要求,无需进行二次细石混凝土或砂浆找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城建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城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城建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城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170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