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盲区侦测装置及其侦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16603.1 | 申请日: | 2022-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2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李玲玲;范兴达;李昊鹏;周亚同;姬炳祥;刘鸿皓;苗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11/00 | 分类号: | B60R11/00;B60Q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01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盲区 侦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车辆盲区侦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信息采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警示模块;
所述红外信息采集模块结构组成包括红外线发射器、收容皿、收容仓、第二外壳、第一固定装置、旋转轴、旋转支柱、升降支架、金属连接体和第一固定装置;所述收容皿为水平放置的扁圆柱体结构;红外线发射器安装于收容皿内,探头方向向外;收容皿一半水平置于收容仓内,旋转轴将两者连接在一起;收容皿可带着红外线发射器通过收容仓以旋转轴为轴水平方向转动一定角度,使红外线发射器侦测到的区域更广;收容仓固定于第二外壳底部内侧,收容仓上方的第二固定盖通过螺钉与第二外壳固定在一起,其下端面与收容仓上端面紧实地接触在一起;所述旋转支柱下端与第二外壳连接,另一端与升降支架的下端连接;所述升降支架由两部分组成,一个结构套在另一个结构上两者可相对移动;升降支架表面安装有升降调节旋钮,升降支架的上端通过金属连接体与第一固定装置连接;第一固定装置固定方式为电磁吸附式,其表面有电磁铁;
红外信息采集模块内部还包括电源、稳压电路和第二电磁信号处理器;电源即蓄电池经过稳压电路给其他需要电能的部分供电;稳压电路可保证其他零部件稳定的工作;第二电磁信号处理器与收容仓连接;
信息处理模块结构组成包括第三外壳、传输线容纳盒及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三外壳为扁圆柱体形状且内部中空,用以容纳电源及电子器件;其一端面可拆卸即第二固定盖,用螺钉可将其与第三外壳固定;第二固定盖与第二固定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同第一固定装置相似,都为电磁吸附式,表面有电磁铁,但电磁铁的数量大小均不同;所述传输线容纳盒为两个相同的盒体结构,对称连接于第三外壳的侧表面;
信息处理模块内部还包括电源、稳压电路及一些电子器件:信息接收器、红外距离传感器、红外温度传感器、存储器和处理器;类似的,蓄电池经过稳压电路给电子器件供电,使其工作在理想的电气条件;信息接收器与传输线连接,其和处理器均与红外距离传感器和红外温度传感器连接;存储器与处理器相连接;
警示模块结构组成包括警示灯、第一外壳和固定吸盘;所述第一外壳为长方体形状,中空;表面打有警示灯孔、发声孔和电线孔;警示灯从警示灯孔伸出;电源线通过电线孔从内部伸出;底部固定吸盘为橡胶吸盘;警示模块内部还包括稳压电路及一些电子器件:速度传感器、电磁信号处理器和语音警示装置;警示模块通过电源线与车载电源连接,伴随车辆启动,警示模块通电工作;电能经过稳压电路给电子器件供电;速度传感器和电磁信号处理器及语音警示装置依次连接,警示灯与电磁信号处理器连接。
2.一种车辆盲区侦测装置的侦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车辆启动,警示模块通电并根据车辆的速度发出对应的电磁信号,决定整个装置的工作模式;
S2、红外信息采集模块根据接收到的电磁信号以模式一(模式二)开始运作;
S3、信息处理模块的信息接收器通过传输线接收信息并传输给红外距离传感器和红外温度传感器;
S4、处理器与红外距离传感器和红外温度传感器连接,由处理器根据存储器预先存储的预设数据和由传感器得到的数据进行判断;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进行下一步;
S5、处理器向警示模块发送电磁信号,警示模块电磁信号处理器接收信号,警示灯闪烁,语音警示装置发出语音提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1660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