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资源管理用雨水蓄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16186.0 | 申请日: | 2022-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34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士军;郭平锁;王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士军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3/02;E03F5/10;E03F5/14;E03F7/00;B01D29/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9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资源 管理 雨水 蓄积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雨水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水资源管理用雨水蓄积装置。包括:雨水汇集管道,承接于雨水汇集管道以将前期的雨水自动排出的污水弃流装置,等待污水弃流装置工作完后,将没有严重污染的雨水传送至过滤箱体内,使雨水中的污染物进行过滤,而过滤后的雨水传送至存水箱体内。通过上述设置,使得该雨水蓄积装置能够在雨水的前期将严重污染的雨水进行排出,同时一定时间后,能够对雨水进行收集,并且能够过滤雨水中的污染物,以达到可以储水的标准,节水,耐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雨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资源管理用雨水蓄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水资源的重视,除了降低生活中水资源的浪费量,目前,逐步开始对雨水进行再利用的设想,常见的就是收集雨水用于小区的绿化,通过雨水蓄积装置收集雨水,并且通过水泵和吸水管抽取雨水,喷洒至小区绿化带,降低水资源的浪费。
现有的雨水蓄积装置主体为一个埋设在小区公摊地下的存水箱,存水箱上设置有进水口,下雨时,雨水会通过进水口进入存水箱内,存在的不足之处是:从地面进入存水箱的雨水中难免存在泥沙、污染物和树叶残枝,导致存水箱内的雨水的洁净程度不理想,难以被灌溉绿化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资源管理用雨水蓄积装置,解决了从地面进入存水箱的雨水进行了分流和对雨水中污染物进行过滤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资源管理用雨水蓄积装置,包括:
雨水汇集管道;
承接于所述雨水汇集管道的排污箱体,设于所述排污箱体内的污水弃流装置,所述污水弃流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排污箱体内且承接于所述排污箱体第一进水口处以将前期的雨水通过其第一排污口排出的自动排污装置、承托于所述自动排污装置且将所述排污箱体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进行连接的管道连接装置;
承接于所述排污箱体且含有第二进水口的过滤箱体,设于所述过滤箱体第二出水口处的过滤网,设于所述过滤箱体内对所述过滤网进行清扫的清洁装置,该所述清洁装置打扫完的污染物掉落至集污腔,由清污装置推出所述过滤箱体的第二排污口;
承接于所述过滤箱体的存水箱体。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在下雨时,先通过雨水汇集管道,将大的污染物和树叶残枝隔离在地面上,同时将雨水传输至排污箱体内。在刚下雨时,由于雨水会携带大量的泥沙,通过自动排污装置,将前期的雨水从第一排污口处排出,以有效地控制雨水的污染程度,紧接着,在下过一段时间的雨时,此时,通过管道连接装置使排污箱体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进行连接,以将雨水传输至过滤箱体内,由过滤网将雨水中的污染物进行过滤,最后雨水存储到存水箱体内以备所需。其中,在雨停后,由于过滤网上会残留有污染物导致堵塞,通过清洁装置将污染物打扫掉落至集污腔内,由清污装置推出过滤箱体的第二排污口。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雨水汇集管道包括:与所述排污箱体连接的主流管道、间隔分布于所述主流管道上且与外部连通的辅流管道、位于所述辅流管道开口端的遮污滤网。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处的辅流管道,使雨水汇集到主流管道内,并一起传送至排污箱体内,而遮污滤网能够将大的污染物和树叶残枝隔离在外面,以避免其进入堵塞管道,起到雨水预先过滤的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的管道延伸至所述排污箱体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自动排污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排污箱体底部的固定座、设于所述固定座上的转轴、与所述转轴的一端相适配的固定环、设于所述固定环上呈倾斜设置的排污管道、连接于所述排污管道一端的升降气缸、竖直设于所述排污管道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出水口对应位置的挡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排污管道内设有与所述升降气缸电性连接的雨量感应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士军,未经李士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161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