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浸式负压-正压水力空化联用降解废水中金胺O同时产热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13556.5 | 申请日: | 2022-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5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房大维;阮迎浩;王君;金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34 | 分类号: | C02F1/34;C02F1/02;C02F1/72;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金春华 |
地址: | 110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浸式负压 正压 水力 联用 降解 水中 同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浸式负压‑正压水力空化联用降解废水中金胺O同时产热的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将含有金胺O的废水置于降解池中,开启自吸泵,调节正压孔板入口端的压力为1.0~5.0bar,含有金胺O的废水在负压孔板、正压孔板和降解池之间进行循环发生水力空化效应,循环降解。本发明利用自吸泵吸程产生的负压和扬程产生的正压进行两次水力空化降解产热。其中,负压孔板辅助正压孔板水力空化降解产热。和传统的处理方法相比较,该系统在单次循环中产生两次水力空化效应,能量利用率高,降解率更好。循环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处理后的废水进行储存和运输。经过处理后,这些热水能够供应附近的住户进行使用,从而做到能源回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力空化应用领域,具体地涉及以孔板作为空化器,使金胺O在负压和正压水力空化联用条件下降解,同时将产生的热量回收并加以利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纺织印染工业是我国传统的支柱产业之一,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用水量和排水量也急剧增长。纺织工业发展主要阻碍就是环保问题,约80%纺织废水来自印染行业。若以纤维加工量的70%需进行印染加工计,则年排放废水在30亿吨左右。故由此而造成的生态破坏及经济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因而要实现印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首先解决印染行业的污染问题。
传统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有:吸附法、膜分离法、化学氧化法、混凝法、电解法和生物法等。这些方法都存在一些弊端,例如,吸附法和膜分离法只是将污染物从一种介质转移到另一种介质,没有在根本上将污染物消除。化学氧化法需要加入大量的化学试剂,增加了处理成本,在反应的过程中会有副产物生产,造成二次污染。目前需要寻找一种处理量大,成本低,处理效果好,无二次污染的新型处理技术。
水力空化作为一种高级氧化技术,将其应用于废水降解是非常有前途的。水力空化效应是指在液体经过的管道某处,人为制造低压强、高流速的状态,当液体压强小于饱和蒸汽压时,液体中的气泡就会不断膨胀,体积变大。而随着流体运动,气泡到达高压强、低流速区域之后,气泡就会塌缩、爆裂。这一过程中在极短的时间间隔内释放大量的能量,产生局部高温和高压。在这些极端条件下,水分子分裂成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如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这些具有强氧化性的自由基分子有利于降解有机污染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大量的印染废水不能被完全高效彻底处理的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浸式负压-正压水力空化联用降解废水中金胺O同时产热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浸式负压-正压水力空化联用降解废水中金胺O同时产热的方法,利用浸式负压-正压水力空化联用降解产热系统,包括如下步骤:打开阀门Ⅰ,于降解池中加入含有金胺O的废水,通过自吸泵将负压水罐内的气体抽出,负压水罐内出现负压环境,降解池的废水抽入主循环管道流入负压水罐内,经负压孔板后进入自吸泵,自吸泵将废水输入回水管道,废水经回水管道上的正压孔板后流回降解池;通过副线管道上的阀门Ⅱ控制正压孔板的入口端压力为1.0~5.0bar,循环降解90min后,打开阀门Ⅲ,将降解池中降解后的热水排入保温水罐中。
所述浸式负压-正压水力空化联用降解产热系统,包括降解池、负压水罐、负压孔板、自吸泵、正压孔板和保温水罐;所述降解池外设置隔热层,主循环管道一端设置在降解池上端且在废水液面下,另一端与设置在负压水罐内的负压孔板的入口端连接,负压水罐与自吸泵连接,回水管路一端与自吸泵连接,另一端与降解池连接,回水管路上设有正压孔板;副线管道的起始位置在自吸泵和正压孔板之间,终止位置设置在降解池内,其上设置有阀门Ⅱ;阀门Ⅲ连接降解池和保温水罐。
优选的,上述的方法,负压孔板的厚度为2mm~6mm。
优选的,上述的方法,负压孔板上开有20~40个通孔。
优选的,上述的方法,负压孔板上的通孔为圆孔,圆孔直径为0.5mm~2mm。
优选的,上述的方法,正压孔板的厚度为2mm~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大学,未经辽宁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135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