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厚规格板坯加热炉加热薄板坯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10498.0 | 申请日: | 202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29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赵鑫;王文忠;吴秀鹏;谭志福;管宝伟;何志刚;魏福顺;高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46 | 分类号: | C21D9/46;C21D9/7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郭士超 |
地址: | 0632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规格 加热炉 加热 薄板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厚规格板坯加热炉加热薄板坯的方法,属于热轧生产技术领域。所述厚规格板坯加热炉加热薄板坯的方法包括:第二批次的多个第一薄板坯中的第一个第一薄板坯与第一批次的多个第一厚板坯中的最后一个第一厚板坯之间有第一间距,将多个第一薄板坯中前a个第一薄板坯送入多个加热炉中第b个加热炉内,多个第一薄板坯中其余第一薄板坯依次交替送入多个加热炉内,多个第一薄板坯中最后c个第一薄板坯依次交替送入多个加热炉中除了第b个加热炉以外的加热炉中,进行加热。本发明厚规格板坯加热炉加热薄板坯的方法实现了加热品种的多样化,释放了加热炉的加热能力,降低了板坯库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轧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厚规格板坯加热炉加热薄板坯的方法。
背景技术
热轧厂加热炉设计加热板坯的厚度为230mm,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公司扩大生产线,开始生产110mm厚的板坯。
而生产厚度为230mm板坯的产能出现富余,而生产厚度为230mm板坯的加热炉不能对110mm厚的板坯进行加热,导致产能浪费,出现110mm板坯库存积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厚规格板坯加热炉加热薄板坯的方法,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生产厚度为230mm板坯的加热炉不能对110mm厚的板坯进行加热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厚规格板坯加热炉加热薄板坯的方法包括:将第一批次的多个第一厚板坯依次交替送入多个加热炉内,进行加热;第二批次的多个第一薄板坯中的第一个第一薄板坯与第一批次的多个所述第一厚板坯中的最后一个第一厚板坯之间有第一间距,将多个所述第一薄板坯中前a个第一薄板坯送入多个所述加热炉中第b个加热炉内,多个所述第一薄板坯中其余第一薄板坯依次交替送入多个所述加热炉内,多个所述第一薄板坯中最后c个第一薄板坯依次交替送入多个所述加热炉中除了第b个加热炉以外的加热炉中,进行加热;第三批次的多个第二厚板坯中的第一个第二厚板坯与第二批次的多个第一所述薄板坯中的最后一个第一薄板坯之间有第二间距,将多个所述第二厚板坯中前d个第二厚板坯送入多个所述加热炉中第b个加热炉内,多个所述第二厚板坯中其余第二厚板坯依次交替送入多个所述加热炉内,多个所述第二厚板坯中最后e个第二厚板坯依次交替送入多个所述加热炉中除了第b个加热炉以外的加热炉中,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间距为4-8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间距为4-8m。
进一步地,当第四批次的板坯为第三厚板坯时,多个所述第三厚板坯依次交替送入多个加热炉内,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当第四批次的板坯为第二薄板坯时,第四批次的多个第一薄板坯中的第一个第二薄板坯与第三批次的多个所述第二厚板坯中的最后一个第二厚板坯之间有第三间距,将多个所述第二薄板坯中前f个第二薄板坯送入多个所述加热炉中第b个加热炉内,多个所述第二薄板坯中其余第二薄板坯依次交替送入多个所述加热炉内,多个所述第二薄板坯中最后g个第二薄板坯依次交替送入多个所述加热炉中除了第b个加热炉以外的加热炉中,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间距为4-8m。
进一步地,通过运输辊道运输多个所述第一厚板坯,多个所述第一薄板坯和多个所述第二厚板坯。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炉包括预热段,第一加热段、第二加热段及均热段。
进一步地,当所述加热炉加热第一厚板坯和第二厚板坯时,第一加热段末温度为950-1050℃,第二加热段末温度为1130-1150℃,均热段温度为1160-1200℃。
进一步地,当所述加热炉加热第一薄板坯时,第一加热段末温度为750-850℃,第二加热段末温度为950-1050℃,均热段温度为1080-1120℃。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104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布艺画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模型转换系统和模型转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