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上升管逸散煤气自动点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09023.X | 申请日: | 202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7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王跃欣;平玉;孔德文;刘艳宾;张贻江;张倩;杜二冬;汤宝军;刘万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佳华煤化工有限公司;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F23G5/10;F23G5/12;F23G5/5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赵红强 |
地址: | 06361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升 管逸散 煤气 自动 点火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升管逸散煤气自动点火方法,属于焦化工艺方法及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采取电弧打火点燃助燃气体,再用助燃气体产生的火焰引射点燃上升管排放的可燃气体,并保持点燃状态,直到上升管盖关闭。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间接点火的方式,保证上升管盖打开期间可以直接引燃上升管逸散出来的可燃气体;既可以将控制程序嵌入上升管自动打盖系统中,利用上升管自动打盖程序实现自动点火功能,不增加额外的操作步骤,还可以作为独立的控制程序,让没有上升管自动打盖系统的焦炉同样可以实现上升管的自动点火功能,解决上升管逸散烟尘污染环境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升管逸散煤气自动点火方法,属于焦化工艺方法及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焦化企业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对每一焦化工序都做出了具体要求。面对如此严格的环保要求,企业自身也开展查漏补缺,为保卫蓝天做一份贡献。目前焦炉上升管实现了自动打盖工程,荒煤气系统集气管压力实现了智能型自动调节功能,但是在上升管盖打开期间会有少量煤气逸散,造成无组织排放,引起环境污染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上升管逸散煤气自动点火方法,采取电弧打火点燃助燃煤气,采用间接点火的方式,既可以将控制程序嵌入上升管自动打盖系统中,利用上升管自动打盖程序实现自动点火功能,不增加额外的操作步骤,还可以作为独立的控制程序,让没有上升管自动打盖系统的焦炉同样可以实现上升管的自动点火功能,解决上升管逸散烟尘污染环境的问题,有效地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上升管逸散煤气自动点火方法,包含以下步骤:采取电弧打火点燃助燃气体,再用助燃气体产生的火焰引射点燃上升管排放的可燃气体,并保持点燃状态,直到上升管盖关闭,保证上升管盖打开期间可以直接引燃上升管逸散出来的可燃气体;
控制方法有三种模式:①就地模式:点火装置开始打火→打开助燃气体阀门→引燃助燃气体→热电偶检测火焰温度超过设置温度,确认点火成功→上升管盖打开→上升管盖关闭→点火装置停止工作→关闭助燃气体阀门;②远程模式: 装煤车按下上升管开盖信号→点火装置开始打火→打开助燃气体阀门→热电偶检测火焰温度超过设置温度,确认点火成功→上升管盖打开→上升管盖关闭→点火装置停止工作→关闭助燃气体阀门;③应急模式:如果系统检测到到上升管盖有突然打开情况下,系统自动执行对应上升管点火程序,检测到上升管盖突然打开→点火装置开始工作→打开助燃气体阀门→上升管盖关闭→点火装置停止工作→关闭助燃气体阀门。
所述三种模式中,还设置热电偶火焰检测超时报警,当热电偶长时间未反馈“点火成功”信号时,提示报警,操作人员进行现场确认处理;热电偶反馈时间设置与实际情况相匹配。
所述控制方法的控制程序嵌入上升管自动打盖系统中,利用上升管自动打盖程序实现自动点火功能,不增加额外的操作步骤。
所述控制方法的控制程序作为独立的控制程序,让没有上升管自动打盖系统的焦炉同样可以实现上升管的自动点火功能。
所述助燃气体为焦炉加热用的焦炉煤气。
所述电弧打火采用高能激发器的方式将电能转化成热能,从而点燃助燃气体产生火焰。
所述保持点燃状态的时间与焦炉生产操作时间相匹配。
所述点火装置配置在火焰引射器上,助燃气体控制部分包含管线和助燃气体阀门,助燃气体阀门设置在管线上,助燃气体通过管线输入至火焰引射器;火焰引射器上还设有热电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间接点火的方式,既可以将控制程序嵌入上升管自动打盖系统中,利用上升管自动打盖程序实现自动点火功能,不增加额外的操作步骤,还可以作为独立的控制程序,让没有上升管自动打盖系统的焦炉同样可以实现上升管的自动点火功能,解决上升管逸散烟尘污染环境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佳华煤化工有限公司;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未经唐山佳华煤化工有限公司;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090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