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09013.6 | 申请日: | 202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81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唐成舟;蒋欣恒;李宽;顾亚帅;罗磊;刘伟;李若波;蒋利生;许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新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10 | 分类号: | G06Q10/10;G06Q10/06;G06Q50/08;G06F30/13;G06F30/20 |
代理公司: | 深圳灼华创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24 | 代理人: | 张良子 |
地址: | 510445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北太路1633***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技术 混凝土 灌注 施工 方法 | ||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法,步骤一:施工区建设,在施工场地建设防护围栏,并设置进出门;步骤二:BIM模型建立,A.确定模型精度要求:根据设计需求,确定各模型精度;B.复杂地形绘制:根据地勘报告,在revit里建设与施工场地等比例的绘制地形;C.工程桩钢筋绘制:根据工程桩设计图纸钢筋节点进行工程桩绘制,根据桩长不同钢筋自动变化;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法满足工程形式复杂、工期较紧、工程信息量大的工程条件下提供更直观、更精确、更快捷的施工信息,和一种管理效率高、管理成本低、可追溯性好、更直观、可视性更佳的施工管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英文名: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又称建筑信息模拟,简称BIM)是由充足信息构成以支持新产品开发管理,并可由计算机应用程序直接解释的建筑或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即数字技术支撑的对建筑环境的生命周期管理,它是建筑学、工程学及土木工程的新工具,由Autodesk公司在2002年率先提出。
目前BIM技术是通过混凝土灌注桩工程三维模型将项目各类数据信息整合,进而再通过数据信息模拟桩混凝土灌注工程所具有的真实信息,但是依然存在混凝土灌注桩工程规模往往较大,桩种类、数量众多,设计技术参数均不同,施工信息量大等问题,且现有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时,现场施工仍采用传统的纸质票据为管理依据,以地磅人工抽检作为计量手段,其管控方法和手段还停留在“以人为主”的管控模式上,已不能适应当前施工现场信息化的发展;其缺点主要体现在:
1、管理效率低,混凝土浇筑情况信息反馈不及时、不同步,不利于各相关单位了解现场情况;
2、管理成本高,从进场直至混凝土浇筑完成的过程中,耗费大量人力成本用来收取凭证单并进行统计;
3、可追溯性差,遇到质量问题无法追溯到混凝土浇筑位置;
4、直观性、可视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应对管理效率低、管理成本高、可溯性差的灌注桩施工的方法,基于BIM技术对混凝土桩施工的过程进行数据化直观管理。
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施工区建设,在施工场地建设防护围栏,并设置进出门;
步骤二:BIM模型建立,A.确定模型精度要求:根据设计需求,确定各模型精度;B.复杂地形绘制:根据地勘报告,在revit(Autodesk下实现BIM技术的系列软件)里建设与施工场地等比例的绘制地形;C.工程桩钢筋绘制:根据工程桩设计图纸钢筋节点进行工程桩绘制,根据桩长不同钢筋自动变化;D.现场平面BIM模型:用revit将现场平面布置绘制;
步骤三:a.工程桩终孔深度预估,工程桩布置:利用导入的CAD图纸进行工程桩定位,将不同直径工程桩放置在地形里,使工程桩附着在持力层后读出各工程桩桩长;信息输入与提取:根据工程桩的情况,将信息输人工程桩属性,随工程进行信息完善:桩编号、桩名称、桩的分区名称、桩直径、桩的混凝土强度、桩的成孔深度、桩的成孔时间、桩的实际浇筑量,通过对工程信息的梳理与归集,方便记录实际工程信息,为下一阶段的施工策划做好准备;b.BIM模型辅助算量,混凝土辅助算量:利用revit明细表功能及对应的信息筛选进行混凝土量的自动统计,实时得出工程量;钢筋辅助算量:同样应用revit自动统计功能,进行钢筋量的预估;人工机械成本分析:利用建模后现场的布置情况及精确后的工程桩长度、混凝土量、钢筋的预估量信息,判断人工、机械的投入;c.现场工程桩施工模拟:利用Navisworks(AutodeskNavisworks可视化和仿真软件)进行展示区工期的模拟,帮助项目进行工期策划。
所述步骤二中A内包括如下模型精度,地形:桩端持力层及地表面绘制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新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新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090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凝胶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超高层建筑不规则外墙清洗系统及其清洗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