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输电线路的能量收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08301.X | 申请日: | 202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93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凯;李黎;江渺;何德刚;马帅;江心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N2/18 | 分类号: | H02N2/18;H02J7/32;H02G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张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输电 线路 能量 收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种高压输电线路的能量收集系统,涉及电力设备储能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一种高压输电线路的能量收集系统,其包括:至少一个共鸣装置,其用于设于高压输电导线上,以接收并放大采集的噪声信号;至少一个压电式换能器,其用于设于所述高压输电导线处,接收所述共鸣装置放大的噪声信号并将所述噪声信号转换为电能;储能装置,其存储所述压电式换能器转换的电能。本发明中的能量收集系统中利用高压输电导线路过程中产生的电晕现象所产生的噪音,并利用共鸣器将声音带来的振动能量转为电能传输到存储装置,使得高压输电导线能够储存更多的电能从而一定程度弥补输送过程中的电能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输电线路的能量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逐渐向大容量、高电压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输电效率上的改进始终是工作的重中之重。相关技术中高压输电导线路在输电过程中运行时也会有较大的电能损耗。
相关技术中无源自供能技术可通过电力设备本体或环境中取电补充电能以减小电能损耗,目前主流应用为电场与磁场取能等小功率或微功率取能方法。该类型的方法由于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便于应用等优点,成为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无源自供能技术,但由于能量来源为交变电场与磁场,无法满足高压直流场景应用下的传感器自供能要求。特别是,当线路输送容量很大的时候,由电晕放电引起的电能损耗也相应地变大,对电网造成损失。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高压输电线路输送过程中发生能量损失而采取的补救措施。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压输电线路的能量收集系统,其包括:
至少一个共鸣装置,其用于设于高压输电导线上,以接收并放大采集的噪声信号;
至少一个压电式换能器,其用于设于所述高压输电导线处,接收所述共鸣装置放大的噪声信号并将所述噪声信号转换为电能;
储能装置,其存储所述压电式换能器转换的电能。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能量收集系统包括:用于靠近两个杆塔设置的两个所述压电式换能器,且每两个所述压电式换能器之间间隔设有5个所述共鸣装置。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电式换能器设于杆塔的绝缘子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子上设有至少一个伞裙,所述压电式换能器包括至少一个压电复介振膜,所述压电复介振膜设于所述伞裙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子上设有三个间隔设置的所述伞裙,且所述压电式换能器包括在每个所述伞裙上均设置的至少4片压电复介振膜。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电复介振膜贴片状,且所述压电复介振膜通过漆包线与所述储能装置相连。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能装置包括:
稳压模块,其与所述压电式换能器相连,所述稳压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压电式换能器转换的电能并将所述电能转换为稳定的电压;
蓄电池组,其与所述稳压模块相连,所述蓄电池组用于接收所述稳压模块所转换的稳定的电压。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共鸣装置设于所述高压输电导线的多根分裂导线之间。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共鸣装置设于多根所述分裂导线之间的分裂间隔棒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共鸣装置为亥姆霍兹共鸣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中的能量收集系统中利用高压输电导线路过程中产生的电晕现象所产生的噪音,并利用共鸣器将声音带来的振动能量转为电能传输到存储装置,使得高压输电导线能够储存更多的电能从而一定程度弥补输送过程中的电能损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083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