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置多风道的双冷型汽车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06599.0 | 申请日: | 202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146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双梦源精密成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18 | 分类号: | H02K5/18;H02K5/20;H02K9/04;H02K9/193;H02K11/25;H02K5/24;H02K5/10 |
代理公司: | 安徽专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94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置 风道 双冷型 汽车电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置多风道的双冷型汽车电机,属于汽车零部件散热技术领域,通过在外壳前后端分别增设前罩盖、后罩盖以及在外壳下方增设水冷管,外壳上环形设置多个与电机相衔接的散热片,多个散热片将电机与外壳之间分隔成多个风道,在正常降温时,利用后罩盖内的引风机将外界空气引入至水冷管的风冷腔内,空气通过后引流管、分流片导入多个风道内,流经多个风道后的空气通过多个散热孔溢出,将电机所产生的高温均匀向外散出,当电机所产生的温度高于预定值时,通过引风机引入的空气被导入水冷管的水冷腔内,经过冷却液降温的空气再经除湿后通过后引流管、分流片导出,有利于降低与电机外壁所接触的空气温度,提高了对电机的散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散热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外置多风道的双冷型汽车电机。
背景技术
当前电动汽车已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方向热点,现有电动汽车采用的驱动电机为单输出轴的永磁同步电机,正常工作时驱动电机通过传动轴驱动车辆行驶。电机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其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为汽车提供动力。
一般的中大型电机在使用时都会安放在电机外壳里,电机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通过电机外壳向外散发热量,这些热量要是得不到很好的排出,很容易影响电机内部线圈与定子的工作寿命。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外置多风道的双冷型汽车电机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置多风道的双冷型汽车电机,通过在外壳前后端分别增设前罩盖、后罩盖以及在外壳下方增设水冷管,外壳上环形设置多个与电机相衔接的散热片,多个散热片将电机与外壳之间分隔成多个风道,在正常降温时,利用后罩盖内的引风机将外界空气引入至水冷管的风冷腔内,空气通过后引流管、分流片导入多个风道内,流经多个风道后的空气通过多个散热孔溢出,将电机所产生的高温均匀向外散出,当电机所产生的温度高于预定值时,通过引风机引入的空气被导入水冷管的水冷腔内,经过冷却液降温的空气再经除湿后通过后引流管、分流片导出,有利于降低与电机外壁所接触的空气温度,提高了对电机的散热效果。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外置多风道的双冷型汽车电机,包括电机,电机外侧设有外壳,外壳前后端分别设有后罩盖和前罩盖,电机电机轴贯穿前罩盖并延伸向外,外壳四周壁环形嵌设有多个散热片,多个散热片内端均贯穿外壳并与电机外端壁相固定衔接,前罩盖内开设有安装有引风机的引风腔,外壳下方设有连接于后罩盖底端的水冷管,水冷管远离后罩盖的一端延伸至前罩盖的下方,水冷管前后两端分别连通有前引流管和后引流管,前引流管上端贯穿后罩盖并延伸至引风腔内,前罩盖内部套设有分流片,后引流管上端贯穿前罩盖底端壁并延伸至分流片内,外壳前端壁上套设有相抵于多个散热片外端壁上的密封圈,且密封圈密封套设于电机外端壁上,外壳后端壁上环形分布有多个与散热片位置对应的封堵片,多个封堵片外端密封相抵于分流片内侧,多组一一对应的散热片与封堵片将电机与外壳之间分隔成多个风道,外壳远离分流片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与风道相连通的散热孔,水冷管内部水平设有分隔片,分隔片将水冷管内部分隔成上下设置的风冷腔和水冷腔,水冷腔前后两端分别设有防水透气膜,水冷腔内填充有位于一对防水透气膜之间的冷却液,前引流管一端设有分别延伸至风冷腔和水冷腔内的智能二通分流管,水冷管与后引流管相连接一端设有分流盘,水冷腔靠近分流盘的一端设有位于防水透气膜外侧的吸潮填充层。
进一步的,前罩盖内部开设有空腔,分流片嵌设安装于空腔内,且分流片与多个风道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分流片包括套设于前罩盖内部的分流环,分流环沿其内环壁开设有集风腔,分流环底端壁开设有与后引流管位置对应的导风孔,且导风孔与集风腔相连通设置,分流环的内端上开设有多个与集风腔相连通的分流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双梦源精密成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双梦源精密成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065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