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十八槽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03737.X | 申请日: | 202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84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季军;李计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溧阳大牛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12 | 分类号: | H02K3/12;H02K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麦汇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4 | 代理人: | 周雪峰 |
地址: | 213363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四十八 三相 永磁 同步电动机 定子 绕组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四十八槽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涉及电动机领域。该定子绕组,应用于电机的定子上,包括U相绕组、V相绕组和W相绕组;定子内侧具有安装槽,安装槽用于安装转子铁芯,定子的安装槽内沿同一周向方向设置有编号为1‑48的定子绕线槽,48个定子绕线槽均匀间隔排布;U相绕组包括布置于定子绕线槽的U1绕线、U2绕线、U3绕线和U4绕线;V相绕组包括布置于定子绕线槽的V1绕线、V2绕线、V3绕线和V4绕线;W相绕组包括布置于定子绕线槽的W1绕线、W2绕线、W3绕线和W4绕线。本发明能够降低电机的故障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四十八槽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永磁电机效率高、节能效果好,因此使用也最为广泛。根据永磁同步电机的组成部分,永磁电机的设计和制造目前未有完整的标准体系,其绕制方法较为随意,电机故障可大致分三类:定子绕组故障、永磁体故障和机械故障,其中绕组故障最为常见,据有效数据统计,在所有的故障类型中,电机中的38%的故障是由定子绕组引起的。
目前永磁电机的定子绕组结构,每相之间的电阻不对称,极大的提高了电机的故障率。
综上所述,我们提出了一种四十八槽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十八槽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其能够降低电机的故障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四十八槽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应用于电机的定子上,包括U相绕组、V相绕组和W相绕组;
上述定子内侧具有安装槽,上述安装槽用于安装转子铁芯,上述定子的安装槽内沿同一周向方向设置有编号为1-48的定子绕线槽,48个上述定子绕线槽均匀间隔排布;
上述U相绕组包括U1绕线、U2绕线、U3绕线和U4绕线,上述U1绕线顺次穿过1号槽、6号槽、2号槽、7号槽、12号槽、7号槽、13号槽和8号槽,上述U2绕线顺次穿过13号槽、18号槽、14号槽、19号槽、24号槽、19号槽、25号槽和20号槽,上述U3绕线顺次穿过25号槽、30号槽、26号槽、31号槽、36号槽、31号槽、37号槽和32号槽,上述U4绕线顺次穿过37号槽、42号槽、38号槽、43号槽、48号槽、43号槽、1号槽和44号槽,上述1号槽、上述13号槽、上述25号槽和上述37号槽均为插入槽;
上述V相绕组包括V1绕线、V2绕线、V3绕线和V4绕线,上述V1绕线顺次穿过5号槽、10号槽、6号槽、11号槽、16号槽、11号槽、17号槽和12号槽,上述V2绕线顺次穿过17号槽、22号槽、18号槽、23号槽、28号槽、23号槽、29号槽和24号槽,上述V3绕线顺次穿过29号槽、34号槽、30号槽、35号槽、40号槽、35号槽、41号槽和36号槽,上述V4绕线顺次穿过41号槽、46号槽、42号槽、47号槽、4号槽、47号槽、5号槽和48号槽;
上述W相绕组包括W1绕线、W2绕线、W3绕线和W4绕线,上述W1绕线顺次穿过9号槽、14号槽、10号槽、15号槽、24号槽、15号槽、21号槽和16号槽,上述W2绕线顺次穿过21号槽、26号槽、22号槽、27号槽、32号槽、27号槽、33号槽和28号槽,上述W3绕线顺次穿过33号槽、38号槽、34号槽、39号槽、44号槽、39号槽、45号槽和40号槽,上述W4绕线顺次穿过45号槽、2号槽、46号槽、3号槽、8号槽、3号槽、9号槽和4号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U相绕组和上述V相绕组抽出方向为顺时针方向,上述W相绕组的抽出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溧阳大牛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溧阳大牛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037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