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线网络智能家居安防报警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02138.6 | 申请日: | 202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82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吴斌;寿文泽;应力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8B21/16 | 分类号: | G08B21/16;G08B7/06;G08C17/02;F24C3/12;F04D25/06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寅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5 | 代理人: | 潘敏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线网络 智能家居 报警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基于无线网络智能家居安防报警装置,包括后处理结构(1)、煤气总阀(133)和用户手机(128),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结构(1)包括安装箱(11),所述安装箱(11)的一侧开设有转动内腔(112),所述转动内腔(11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护架(113),两个所述防护架(113)的中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中轴(123),所述连接中轴(123)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动外轴(122),所述转动外轴(122)的内部开设有内安装腔(124),所述内安装腔(124)的内部设置有轮毂电机(125),所述轮毂电机(125)的轴部与连接中轴(123)固定连接,所述轮毂电机(125)的外壳与转动外轴(122)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外轴(12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引气扇叶(114),所述安装箱(1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固定架(12),所述侧固定架(12)的内部开设有固定连接孔(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网络智能家居安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11)下端的中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连接杆(17),所述转动连接杆(17)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安装底板(16),所述安装底板(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8),所述电动伸缩杆(18)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安装端板(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无线网络智能家居安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11)内部的一侧开设有检测连接腔(120),所述安装箱(11)后侧一侧的上下端均开设有出气侧腔(116),所述出气侧腔(116)与检测连接腔(120)连通,所述安装箱(11)的前侧设置有防护结构(2),所述防护结构(2)包括卡接端槽(25),所述卡接端槽(25)开设在检测连接腔(120)的一侧,所述卡接端槽(25)的内部卡接固定有卡接安装架(21),所述卡接安装架(2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号防护滤网(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无线网络智能家居安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外架(23),所述安装外架(23)位于转动内腔(112)的外缘处,所述安装外架(2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二号防护滤网(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无线网络智能家居安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连接腔(1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煤气泄漏检测器(119),所述安装箱(11)的一侧开设有芯片安装槽(117),所述芯片安装槽(11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处理芯片(118),所述出气侧腔(1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侧架(115),所述防护侧架(11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扇叶(127),所述防护侧架(1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马达(126),所述传动马达(126)的输出端与转动扇叶(127)的轴部固定连接,所述芯片安装槽(117)的一侧开设有连接端槽(121),所述连接端槽(121)的内部固定卡接有防护外板(1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无线网络智能家居安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11)下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气软管(110),所述进气软管(110)与出气侧腔(116)连通,所述安装箱(1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警报灯(14)与蜂鸣器(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无线网络智能家居安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芯片(118)的内部包括信息接收模块(132)、信息处理模块(131)、无线传输模块(130)以及控制模块(129),所述煤气泄漏检测器(119)的输出端与信息接收模块(13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信息接收模块(132)的输出端与信息处理模块(13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无线传输模块(130)的输入端与控制模块(129)的输入端均与信息处理模块(13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无线传输模块(130)的输出端与用户手机(128)的输入端信号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0213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