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掺烧煤泥的CFB锅炉负荷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99647.8 | 申请日: | 202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48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高瑞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和隆优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28 | 分类号: | F23C10/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清迪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丁彦峰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烧煤泥 cfb 锅炉 负荷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掺烧煤泥的CFB锅炉负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煤泥泵的泵压力差与压缩频率数据,根据预先构建的煤泥量软测量模型得到煤泥量测量值;基于所述煤泥量测量值,得到入炉燃料总量;
基于所述入炉燃料总量对CFB锅炉中的炉膛进行床温控制、负荷控制以及配风控制;其中,所述CFB锅炉中的炉膛包括左半床和右半床,其中每个半床对应至少一个床区域,每个床区域对应一个煤泥量入口;
通过炉膛中的煤泥量入口影响床温情况设置多个对应的床区域的床温温度区间,测量各个床区域当前床温,根据各个床区域当前床温与温度区间的关系调整各个床区域的输入煤泥量,实现床温控制;
通过获取CFB锅炉的外界负荷变化值,根据能量平衡算法计算炉膛所需要的燃煤量,并根据所需要的燃煤量补充炉膛的输入煤泥量,实现负荷控制;
通过获取CFB锅炉中含氧量的设定值与测量值的差值得到风机配风二次风量,实现配风控制;
具体地,根据各个床区域当前床温与温度区间的关系调整各个床区域的输入煤泥量,包括:当目标床区域的当前床温高于温度区间时,增加目标床区域的煤泥量;当目标床区域的当前床温低于温度区间时,降低目标床区域的煤泥量;
通过获取CFB锅炉的外界负荷变化值,根据能量平衡算法计算炉膛所需要的燃煤量,包括:根据第三公式确定炉膛中左半床的燃煤量,所述第三公式具体包括:
DET_RM_mn_left=DET_F_mn_left*Q_mn/Q_rm
其中,DET_RM_mn_left用于表征左半床燃煤量,DET_F_mn_left用于表征左半床采集煤泥量的变化量,Q_mn用于表征煤泥低位发热值,Q_rm用于表征燃煤低位发热值;
通过公式:
DET_RM_mn_right=DET_F_mn_right*Q_mn/Q_rm
确定炉膛中右半床的燃煤量,DET_F_mn_right用于表征右半床采集煤泥量的变化量,Q_mn为煤泥的低位发热值,Q_rm为燃煤的低位发热值;
通过获取CFB锅炉中含氧量的设定值与测量值的差值得到风机配风二次风量,包括:获取切换到自动控制状态下的当前二次风量,确定氧量调节二次风量;根据煤量与煤泥量修正二次风量增量;得到风机配风二次风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煤泥泵具有两个活塞压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煤泥泵的泵压力差与压缩频率数据,根据预先构建的煤泥量软测量模型得到煤泥量测量值,包括:
根据第一公式确定煤泥量测量值,所述第一公式具体包括:
F_mn=k1*(P11-P10)+k1*(P21-P20)+k2*KF+k0
其中,F_mn用于表征煤泥量测量值,k0,k1,k2用于表征模型参数,根据现场数据分析以及数据建模获得,P11用于表征第一活塞压缩室每次压缩压力的最大值,P10于表征第一活塞压缩室每次压缩压力的最小值,P21于表征第二活塞压缩室每次压缩压力的最大值,P20于表征第二活塞压缩室每次压缩压力的最小值,KF用于表征煤泥泵转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泥量测量值在负荷稳定的条件下可以通过第二公式获得,所述第二公式具体包括:
F_mn=(F_zq/F_dmcq-F_rm)*Q_rm/Q_mn
其中,F_mn用于表征煤泥量测量值,F_zq用于表征锅炉蒸汽量,F_dmcq用于表征吨煤产气量,F_rm用于表征燃煤使用量,Q_rm用于表征燃煤低位发热值,Q_mn用于表征煤泥低位发热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个床区域当前床温与温度区间的关系调整各个床区域的输入煤泥量,还包括:
温度区间范围内的床温纠偏控制,当第一床区域当前床温高于温度区间时,增加第一床区域对应的煤泥量,并降低第二床区域的煤泥量,其中,第二床区域的温度低于第一床区域;并根据入炉燃料总量确定左/右半床所输入的煤泥量平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界负荷变化值至少包括发电量的变化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和隆优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和隆优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9964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