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硬件管线加速的实时红外成像仿真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99191.5 | 申请日: | 202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8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李蔚清;王超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G06T15/00;G06T15/04;G06T15/06;G06F30/10;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陈鹏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硬件 管线 加速 实时 红外 成像 仿真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硬件管线加速的实时红外成像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预计算红外仿真过程中所需的数据,包括仿真背景和目标的温度场、表面材质参数、仿真时段的太阳辐射、环境辐射、大气透过率和路径辐射,制作成纹理图像;
步骤2、使用实时光线追踪硬件渲染管线,计算红外仿真场景中的辐射分布;
步骤3、模拟红外成像设备的探测器效应;
步骤4、生成最终的红外仿真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硬件管线加速的实时红外成像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计算红外仿真过程中所需的数据,具体如下:
对仿真背景和目标进行建模,并对其表面材质进行划分,计算出对应模型的温度场数据;
计算出仿真过程中场景的太阳辐射、环境辐射、大气透过率和路径辐射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硬件管线加速的实时红外成像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使用实时光线追踪硬件渲染管线,计算红外仿真场景中的辐射分布,具体方法为:
步骤2.1、在渲染引擎的实时光线追踪渲染管线中,添加全局的RenderTarget对象,用于存放预计算的纹理查找表;添加Uniform变量,将其关联到RenderTarget对象,当程序加载预计算数据后,渲染管线中的着色器通过关联的Uniform变量访问到预计算的纹理查找表;仿真开始时,加载步骤1中预计算的仿真数据,并开始生成光线向场景中发射并进行追踪;
步骤2.2、当光线与模型表面相交时,通过物体的材质纹理,获取到物体表面点处的材质编号信息,结合输入的温度纹理,按照自身发射率乘以对应温度的黑体的辐射来计算物体的自发辐射;
步骤2.3、计算物体接受到的太阳辐射、环境辐射;预计算的太阳辐射数据格式为物体在不同海拔和与太阳成不同天顶角时太阳的辐射值;预计算的环境辐射值为在不同天顶角观察场景受到的环境辐射值;仿真过程中根据物体的位置和观察位置查询预计算数据得到这两项的值;
步骤2.4、根据实时光线追踪渲染管线,当光线命中场景中物体表面时,根据光线的入射方向、物体表面的材质信息,算得光线的出射方向和半角向量信息,通过Sandford-Robertson BRDF求反射出去的辐射能量;继续追踪反射出去的光线,求其在场景中传输的能量传播,直至光线被吸收或者超过限定的反射次数;
步骤2.5、仿真场景中物体的红外辐射由以上步骤算得的结果进行加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硬件管线加速的实时红外成像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物体的自身辐射为:
Le(p→ωo)=εMB
Le(p→ωo)表示物体表面p点向ωo方向发出的自发辐射亮度项,ε为物体的波段发射率,MB表示对应温度的黑体辐射出射度;预计算数据中包括黑体辐射出射度与温度的映射关系,计算该项时通过查表得出对应温度黑体的辐射出射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9919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