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感应加热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97496.2 | 申请日: | 2022-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85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 发明(设计)人: | 尹有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德力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6/42 | 分类号: | H05B6/42;H05B6/36;H05B6/06 |
| 代理公司: | 慈溪夏远创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6 | 代理人: | 金弘毅 |
| 地址: | 51613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应 加热器 | ||
本发明涉及感应加热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感应加热器,包括机箱,机箱内设置有电源功率转换模块、内循环冷却模块及控制模块,感应加热器还包括感应头,电源功率转换模块接入市电并进行换流处理,控制模块输出换流处理后向感应头输出加热电流,以供感应头对待加热工件的表面进行加热,电源功率转换模块搭载于集成电路板,集成电路板设置有散热片;内循环冷却模块包括冷却液箱、水泵及连接水管,连接水管盘设于机箱内形成冷却回路,冷却回路覆盖散热片及感应头。改善了在移动场所中,感应加热设备及冷水机占用的空间较大,质量也较大,作业不便,感应加热设备的适配性不强、加热模式单一、使用功能单一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感应加热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感应加热器。
背景技术
电磁感应加热是加热导体材料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金属热加工、热处理、焊接和熔化。
感应线圈内产生极性瞬间变化的强大磁束,将待加热工件放置在高频线圈内,待加热工件表面形成涡流,使得待加热工件的表面温度迅速上升,从而达到热处理的目的。
由于感应加热设备的工作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热量,为保障感应加热设备内的元器件不被高温影响正常工作,往往需要额外给感应加热设备接入冷水机,通过冷水机控制冷却水在感应加热设备内进行循环冷却,以及时对感应加热设备内的元器件进行降温处理。
在实际使用感应加热设备的过程中,为保障感应加热设备正常工作,用户需要额外携带冷水机,并配置供给冷水机作业的电源。
在移动场所中,用户仍需携带感应加热设备及冷水机,并分别配置电源,才能对待加热工件进行感应加热处理,感应加热设备及冷水机占用的空间较大,质量也较大,存在作业不便的缺陷。
此外,市场上大多感应加热设备仅支持对金属制成的待加热工件进行感应加热的功能,存在支持对金属制成的待加热工件进行感应加热的感应加热设备不适用于非金属制成的待加热工件的加热,感应加热设备的适配性不强、加热模式单一、使用功能单一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在移动场所中,感应加热设备及冷水机占用的空间较大,质量也较大,作业不便,感应加热设备的适配性不强、加热模式单一、使用功能单一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感应加热器,减小感应加热设备及冷水机占用的空间,使得感应加热设备及冷水机便于携带,提高作业时的便利度,并提供多种加热模式及使用功能,使得感应加热设备能对金属制成的待加热工件及非金属制成的待加热工件进行加热处理,提高感应加热设备的适配性。
本申请提供一种感应加热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感应加热器,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设置有电源功率转换模块、内循环冷却模块及控制模块,所述感应加热器还包括连接所述电源功率转换模块的感应头,所述电源功率转换模块接入市电并进行换流处理,所述控制模块输出换流处理后向所述感应头输出加热电流,以供所述感应头对待加热工件的表面进行加热,所述电源功率转换模块搭载于集成电路板,所述集成电路板设置有散热片;
所述内循环冷却模块包括冷却液箱、水泵及连接水管,所述连接水管分别连接所述冷却液箱及所述水泵,所述连接水管盘设于所述机箱内形成冷却回路,所述冷却回路覆盖所述散热片及所述感应头。
可选的,所述感应头包括连接所述电源功率转换模块的输出端的加热枪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加热枪的线圈配件。
可选的,所述线圈配件包括磁芯及导电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加热枪并连通所述连接水管,所述磁芯设置于所述连接管的侧壁上,所述磁芯与所述连接管之间具有夹角。
可选的,还包括校正模块,所述校正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电源功率转换模块及所述感应头,所述校正模块接收换流处理后的所述市电,并进行波形校正处理得到所述加热电流,以供所述感应头对所述待加热工件的表面进行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德力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德力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974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