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屏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防弹板的制备方法和防弹板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93339.4 | 申请日: | 202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50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恒;高波;吴传清;林明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泰特种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H5/04 | 分类号: | F41H5/04;H05K9/00;B32B27/02;B32B27/32;B32B27/12;B32B33/00;B32B37/00;B32B37/10;D06M11/83;D06M13/127;D06M13/02;D06M13/503;D06M10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曾志鹏 |
地址: | 415211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屏蔽 超高 分子量 聚乙烯 防弹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屏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防弹板的制备方法和防弹板,包括一种电磁屏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防弹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纤维原料和金属原料混合,涂布在聚乙烯纤维无纬布表面,然后将多层聚乙烯纤维无纬布进行压制,得到电磁屏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防弹板;所述纤维原料的制备方法为,将纤维浸泡在有机溶液中,搅拌,静置,干燥,得到纤维原料,所述纤维为聚酰亚胺纤维或者碳纤维;所述金属原料的制备方法为,将金属粉和有机溶液混合,干燥,得到金属原料,所述金属粉为铁粉或镍粉;所述有机溶液为甲醛溶液、液体石蜡和钛酸酯偶联剂的混合物;在保证防弹的同时,具有较高的电磁屏蔽效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到一种电磁屏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防弹板的制备方法和防弹板。
背景技术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是一种线型结构的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强度高达30.8cN/dtex,比强度是化纤中最高的,又具有较好的耐磨、耐冲击、耐腐蚀、耐光等优良性能。它可直接制成绳索、缆绳、渔网和各种织物:防弹背心和衣服、防切割手套等,其中防弹衣的防弹效果优于芳纶。
CN102277728A公开了一种导电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中在背景技术中给出了导电纤维或抗静电纤维的常规制备方法,包括掺杂导电物质,表面涂敷或吸附可导电物质,表面镀金属,上述专利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1)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浸泡在丙酮、乙醇或四氢呋喃溶液中,超声洗涤,去离子水漂洗后在常温下自然晾干,或在20~100℃下真空烘干;
步骤(2)配置活化溶液:将多巴胺类物质溶解在缓冲溶液中,配置成多巴胺类物质浓度为0.001~0.1mol/L的活化溶液;
步骤(3)将洗涤过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置于反应容器中,加入过量的活化溶液,在搅拌下进行活化;
步骤(4)配置化学镀银溶液,具体步骤是:①配置银液:按照每升去离子水加0.02~0.4mol的比例,将银盐加入去离子水中,边搅拌边滴加浓氨水至沉淀完全溶解;②配置还原液:按照每升去离子水加0.02~1mol的比例,将还原剂加入去离子水中;③将银液和还原液按体积比1:1混合均匀,即配置完成化学镀银溶液;
步骤(5)将活化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浸入镀液中,10~60℃下浸0.5~10小时,完成镀银。
上述方案使用银液,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磁屏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防弹板的制备方法和防弹板,在保证防弹的同时,具有较高的电磁屏蔽效能。
本发明的内容包括一种电磁屏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防弹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纤维原料和金属原料混合,涂布在聚乙烯纤维无纬布表面,然后将多层(优选为100-110层)聚乙烯纤维无纬布进行压制,得到电磁屏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防弹板;
所述纤维原料的制备方法为,将纤维浸泡在有机溶液中,搅拌,静置,干燥,得到纤维原料,所述纤维为聚酰亚胺纤维或者碳纤维;
所述金属原料的制备方法为,将金属粉和有机溶液混合,干燥,得到金属原料,所述金属粉为铁粉或镍粉;
所述有机溶液为甲醛溶液、液体石蜡和钛酸酯偶联剂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纤维原料和金属原料的重量比为1:0.3-0.5。
优选的,所述纤维原料和金属原料的总重量为聚乙烯纤维无纬布重量的12-15%。
优选的,所述压制的温度为120-125℃,压力为20-25MPa。
优选的,甲醛溶液、液体石蜡和钛酸酯偶联剂的重量比为1: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泰特种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中泰特种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933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